无忧启动论坛

标题: 固态硬盘是不是数据很难恢复呢???根本找不到......... [打印本页]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11:00
标题: 固态硬盘是不是数据很难恢复呢???根本找不到.........
固态硬盘是不是数据很难恢复呢???根本找不到.........




电脑突然蓝屏: 代码7B

每次重启自动进入BIOS

BIOS进入查看不到硬盘

硬盘电源线和数据线重新拆装几次

BIOS里面正常了

进PE也正常了

清理垃圾等等

扫描完垃圾后

点击清理

程序闪退

任何程序运行不了

重启也不行

强行重启

启动不了

所有PE在进入系统全部死机

进DOS版diskgen里面

发现硬盘分区丢失

以为小问题

查找整个硬盘找回丢失的分区2次

根本找不到


现在是不是硬盘数据全部丢失了

不敢对硬盘写入任何数据呢


根据目前的情况

俺感觉固态硬盘寿命到了

出问题了


大师们觉得会有哪些问题存在??

还有

有没有最新的DOS版diskgen的版本呢??


7B蓝屏代码就没拍照了呢








固态硬盘是不是数据很难恢复呢???根本找不到.........
作者: 996200219    时间: 2019-9-18 11:13
在国内你就不要想了
作者: 窄口牛    时间: 2019-9-18 11:27
节哀。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11:33
996200219 发表于 2019-9-18 11:13
在国内你就不要想了



大师你要救救俺...........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11:34
窄口牛 发表于 2019-9-18 11:27
节哀。

牛牛.........

你要救救俺...........


作者: dmgy    时间: 2019-9-18 11:54
5.1.2DOS版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 ... page%3D1&page=1
作者: 9zhmke    时间: 2019-9-18 12:23
我理解是这样的:固态硬盘使用算法来模拟出普通机械硬盘的存取,所以你看到的某某磁道某某扇区的数据根本就说不清楚在哪里,首先要取得官方写到固件里的读取程序段,逆向汇编出来,然后要清楚你之前的所有数据大小、位置,根据算法推算之前的操作是把哪些数据放到哪个地方,再把这些数据找出来拼接。
作者: 小蜗001    时间: 2019-9-18 12:28
挂过两块固态,其中一块i家3500症状与楼主大大的基本一致,当时找了多款数据恢复软件尝试数据恢复,都没有成功
作者: nttwqz    时间: 2019-9-18 12:44
数据什么的都是浮云~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作者: 窄口牛    时间: 2019-9-18 12:47
所以ssd最大256足够,还是要和hdd搭配使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作者: liuzhaoyzz    时间: 2019-9-18 12:49
        SSD就不要想着什么数据恢复的事情了,逻辑转换电路决定了。
作者: dnzj_9898    时间: 2019-9-18 13:18
把固态硬盘挂到其它电脑上试试,可能又显示分区,我的经验,你的问题和我遇到的极其相似。
作者: dnzj_9898    时间: 2019-9-18 13:20
不要格式化硬盘,
作者: 麻砸    时间: 2019-9-18 14:59
ssd必须要备份呀 我从不推荐单装ssd
作者: 2010javalet    时间: 2019-9-18 15:13
太新的芯片不行,老点的还是有机率恢复的

作者: 2012andyle113    时间: 2019-9-18 15:25
固态普通的人,就不要去想什么恢复了
作者: wondaol    时间: 2019-9-18 15:30
所以机械硬盘也有它的优点
作者: pcfan120    时间: 2019-9-18 16:09
如果SSd硬件本身有问题了,就只能靠运气了。。但从你的描述看,可以进PE也正常,扫描完垃圾。。。是否是说可以看到分区。。如果是这样,建议挂到别的电脑尝试看看,good luck
作者: chenchsha    时间: 2019-9-18 16:25
应该是恢复不了了
作者: 窄口牛    时间: 2019-9-18 16:26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作者: bovia    时间: 2019-9-18 17:19
trim机制下,一般来说都不好恢复。但不同SSD的主控算法不一样,有的主控会马上擦除,但有些主控会延迟擦除。我做过10次SSD数据恢复,只成功了2次。很侥幸。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19:15
pcfan120 发表于 2019-9-18 16:09
如果SSd硬件本身有问题了,就只能靠运气了。。但从你的描述看,可以进PE也正常,扫描完垃圾。。。是否是说 ...

我的描述有一段是:

硬盘电源线和数据线重新拆装了几次........

进PE正常.......

也能看到分区和文件........

以为没有什么事情了.........

应该就是接口松动等等........

就没有具体打开文件看看能否正常打开.........

文件是否正常........

直接在PE里面扫描垃圾........

亲眼看见垃圾扫描完后.........

点清理按钮后卡了1秒就闪退了.........

然后就不管什么程序都运行不了........

重启也不行........

强行重启进PE........

不管哪个PE都死机.........

进DOS版diskgen里面........

发现分区没有了.........

后面的事情原文也说的清清楚楚........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19:15
bovia 发表于 2019-9-18 17:19
trim机制下,一般来说都不好恢复。但不同SSD的主控算法不一样,有的主控会马上擦除,但有些主控会延迟擦除 ...

大师能成功2次不错了.........
作者: 新空气    时间: 2019-9-18 20:17
默哀3秒钟

数据就不要想了,看看能不能正常使用吧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18 20:24
新空气 发表于 2019-9-18 20:17
默哀3秒钟

数据就不要想了,看看能不能正常使用吧

大师:

      就按你的想法, 先不说dos下安装系统.

      现在连PE都进不去了,所有PE都进不了系统,就这一点正常使用感觉都有问题.
作者: jacky1124    时间: 2019-9-18 21:22
有没有试试bios里面设置SATA热插拔,进了PE在插线什么个情况?
作者: felixatvan    时间: 2019-9-19 00:32
绝对不要用PE。
BIOS下能见到后直接克隆到新盘, 类似情况4-5次,基本都能成功。SSD寿命到了,或固件有问题。
作者: qq2348227    时间: 2019-9-19 01:30
本帖最后由 qq2348227 于 2019-9-19 01:32 编辑

试试30分钟大法

就是 只接 ssd 的 power 电源线,sata 数据线不要接

通电

半个小时之后,关机,接上 sata 数据线,看看 分区表 数据是否全部恢复。

marvell 主控 有这个 恢复机制。

我当年 就是靠这个方法 恢复了数据。

当时哭都没有眼泪。多少大姐姐、小姐姐住在硬盘里面。

035137sffrclrjtb3laa8h.png.thumb.jpg (22.06 KB, 下载次数: 165)

035137sffrclrjtb3laa8h.png.thumb.jpg

作者: 2623666    时间: 2019-9-19 08:19
机械盘可以  SSD  目前还不行吧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20 20:48
felixatvan 发表于 2019-9-19 00:32
绝对不要用PE。
BIOS下能见到后直接克隆到新盘, 类似情况4-5次,基本都能成功。SSD寿命到了,或固件有问 ...

大师的意思是:

直接克隆坏盘的全盘内容,不管有没有内容,先全盘克隆,

然后在新盘上做数据恢复??

请大师多多指点啊........
作者: q8155128    时间: 2019-9-20 20:51
2623666 发表于 2019-9-19 08:19
机械盘可以  SSD  目前还不行吧

666大师你要救救俺呢........
作者: 进士小站    时间: 2019-9-20 21:12
个人经历:搞了三天,最后还是 上新SSD重做系统 了之……
作者: felixatvan    时间: 2019-9-21 03:33
大师不敢当。
是的。直接克隆坏盘的全盘内容,不管有没有内容,先全盘克隆,备份。这是数据恢复的第一步。

然后在新盘上做数据恢复。

作者: 9zhmke    时间: 2019-9-21 22:28
28楼的方法可以试试,反正对你来说也没啥损失。的确有可能把数据自行恢复出来。
作者: 2012CNK    时间: 2019-11-15 21:53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原理不同,芯片一但损坏,不可能再有办法读取数据的。所以最好准备一个数据备份盘,定期备份。




欢迎光临 无忧启动论坛 (http://bbs.wuyou.net/)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