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赠礼》被证实为伪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论证过程,涉及历史、文献学、语言学等多个维度。以下是从各个维度推定这个法令是伪造的方法,以及瓦拉如何在15世纪的科学世界论证这个法令是假的的详细解释:
一、从各个维度推定《君士坦丁赠礼》是伪造的
- 历史背景不符:《君士坦丁赠礼》声称是在四世纪时由君士坦丁一世发布,但其中的内容却与已知的历史事实不符。例如,文件中提到的某些地名和职位在君士坦丁一世的时代并不存在,这显示了文件的历史背景与其内容之间的矛盾。
- 文献来源不明:尽管《君士坦丁赠礼》被收录在《伪伊西多尔教令集》中,但该教令集本身就充满了伪造的文书。此外,早期的作家和圣徒们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到这份“赠予”,这进一步削弱了其真实性。
- 语言学证据:瓦拉等学者在文本中发现了与君士坦丁一世时代不符的用词和语法结构。这些语言学上的错误成为了证明该文本是伪造的重要证据。
- 逻辑和内容上的矛盾:文件中存在许多逻辑上和内容上的矛盾之处,例如对教会和教皇权力的过度夸大、与君士坦丁一世已知行为的不符等。这些矛盾使得文件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质疑。
二、瓦拉如何在15世纪的科学世界论证《君士坦丁赠礼》是假的
- 利用历史文献学知识:瓦拉对古代文献有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对比《君士坦丁赠礼》与其他已知真实文献的用词、语法和风格,发现了其中的差异和矛盾。
- 运用语言学分析方法:瓦拉精通多种语言,他利用自己的语言学知识对《君士坦丁赠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发现了文本中使用的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与君士坦丁一世时代的语言习惯不符,从而证明了该文本的伪造性。
- 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瓦拉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逻辑学家。他对《君士坦丁赠礼》中的内容进行了逐条分析,通过逻辑推理揭示了其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 公开辩论和著书立说:瓦拉将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通过公开辩论和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出去。他的《〈君士坦丁赠礼〉伪作考》一书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君士坦丁赠礼》的伪造性是通过多个维度的分析和论证得以确认的。而瓦拉作为15世纪的学者,他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成功地揭露了这个伪造法令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