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查看: 35309|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syslinux启动慢成为过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9 1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syslinux启动后加载img或pe等的速度很慢,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syslinux,我终于找到方法。

    引导过程为:syslinux--->grub4dos--->img/ima/PE(先说明这可不是“KERNEL grub.exe”)。
此方法在我的机子(512m内存)上测试一个9m多的dos.img(压成6.6m,好象是红叶工具箱),启动时间不超过10s;测试老毛桃0911版PE,启动时间在60s以内(用“KERNEL grub.exe”方式时,时间可不少于10min)。


    欢迎大家下载测试!请将使用情况贴上来,谢谢!

    制作方法:
1、先将U盘格式化成USB-ZIP,最好为H/S=64/32;(此步非必须,据syslinux的作者说zip格式最好)
2、用syslinux写入引导记录;
3、填加附件中的文件及各种工具至U盘。


    说明:
1、附件中为ghost镜像文件。
2、为了上传方便,镜像中未真正包括工具及PE,相应文件仅为示意,大小为0字节。
3、填加PE时,仅需将“op.win,winpe.ini和winpe.is_”这3个文件覆盖minipe文件内的同名文件即可。
4、DOS工具镜像可压缩成gz格式。
5、还可填加linux到U盘。


    本想上传1:1镜像,可没地方(压缩完后也有110m),以后再说吧!

[ 本帖最后由 fdd_ds 于 2008-2-29 05:50 PM 编辑 ]

Uzip.part1.rar

190 KB, 下载次数: 2459,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Uzip.part2.rar

190 KB, 下载次数: 2202,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Uzip.part3.rar

190 KB, 下载次数: 2149,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Uzip.part4.rar

190 KB, 下载次数: 2069,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Uzip.part5.rar

35.7 KB, 下载次数: 1509,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40 收起 理由
原名丢了 + 40 加分鼓励,同时置顶测试。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都发现了,高手就是高!

请教chenall
用kernel 加载grub.exe由于并没有完全加载所以会导致速度变慢。

这是什么意思?那如何保证"完全加载”呢?请明示!谢谢!

现在我们暂且认为syslinux是启动U盘兼容性最好的引导工具,但使用了loadbin,将引导文件变为“linux”,再由syslinux来引导,这个过程的兼容性又如何?

这里的“引导文件”范围太广了,就不好说了。如特至grub4dos的话,我觉得应很好,1、在我这好几十台从2004至2008各品版机子上测试都OK;2、grub4dos在硬盘上使用,好像没有不成功的......:3、有问题可找“不点”呀!

在我测试中,按附件有时会出现找不到menu.lst的问题,但我觉得应该是配置文件或路径的问题,请原名丢了 版主及各位高手帮助完善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14: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原名丢了 版主

这吗说,我的配置文件是没问题的了?

把menu.lst导入grldr,这个我也想到了,只是在添加新东西时还要重新导入,稍嫌麻烦,看已后版本能否有改善。

再请问版主:chenall说“kernel 加载grub.exe由于并没有完全加载所以会导致速度变慢”这是什么意思?

[ 本帖最后由 fdd_ds 于 2008-3-1 02: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09: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是将ldntldr.bin随意改成syslinux.c23的,因syslinux加载*.bin时会有问题。
2、“提示找不到”这个我倒没发现,我的各选项前均有find --set--roo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grldr找不到菜单的问题,我想到个变通的方法。即通过内置菜单调用外置菜单。

方法为:

1、置换内置菜单为如下内容;
timeout 0
default 0
title
find --set-root /boot/grub/menu.lst
configfile /boot/grub/menu.lst

2、拷贝外置菜单至/boot/grub/下即可。
       注:外置菜单(menu.lst)的文件名也可随意,但必须和内置菜单相对应(红色部分)。

附件:是grub4dos菜单编辑器,图形界面的。

G4DEditor.part1.rar

190 KB, 下载次数: 306,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G4DEditor.part2.rar

105.3 KB, 下载次数: 315,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用最新版试试(我是用grub4dos-2008-1-3和syslinux-3.61做的)。

直接将menu.lst置入grldr是否可以加载工具?

[ 本帖最后由 fdd_ds 于 2008-3-2 11:5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情况,我这没有出现。
1、试试用KERNEL方式加载grub.exe,看能否find U盘上的东西?
2、用syslinux--->ntldr--->grldr---->.....方式再试试。即将cfg中的“APPEND initrd=grldr”改为APPEND initrd=ntldr,并拷贝ntldr至/boot/syslinux/下,boot.ini至U盘根目录下编辑........,看这样是否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兼容性有总量,我这只有两块865PE的主板可以引导,其它机器(有老的,也新机器)都不能正常引导(有的没有菜单,根本就不认ZIP)。


U-zip是H/S=64/32吗?“不能正常引导”请说的详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5: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动显示是HDD EBIOS
这说明引导记录有问题,用syslinux.exe重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8: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两位的指教,受益非浅!混合引导即能带来功能上的叠加,必然也会带来问题的叠加。

我也试过syslinux--->ntldr--->grldr,效果也不怎么令人满意。

能说说怎么不满意?

即用syslinux 引导,就应以它为主   grldr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补允

我个人认为:不对!
      混和引导中主引导器最为重要(它不成就没戏了),而它的选择主要是兼容性,被引导的则要看功能了。grub4dos的功能强大,所以应grldr为主。这时如出现问题,再用主引导器直接加载工具也不迟呀。 我曾经还这样用过syslinux--->grub.exe-->ntldr--->grldr--->....,即2次grub4dos,之所以这样用就是因为它比syslinux--->grub.exe-->....不光在加载还是之后的工具使用都快很多,但是兼容性极差,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syslinux--->grub.exe-->PE(110M)在一台1G内存的新机上,30min还不能完成进入桌面呀!而用2次G4D则10min就可)。

[ 本帖最后由 fdd_ds 于 2008-3-3 07: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0: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barton:你说“我也试过syslinux--->ntldr--->grldr,效果也不怎么令人满意。”
请说说如何不满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1: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是问题的叠加,我还以为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08: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可以,但好象对启动分区大小有一定要求,具体要求我记不清了。        不过在USB-HDD上,我个人觉得用GRUB4DOS以MBR方式分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7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