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hs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0626正式版]SRS_F6 公用性SRS驱动的F6模块—XP/2003安装及PE 1.x的SRS驱动不愁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5-21 2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6 canmao 的帖子

你的 dell 没有死机,因此不需要中断向量和BDA数据。只有死机的情况,才需要这些数据。

死机是最严重的问题。只要不死机,一切都容易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5-22 1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6 zhaohj 的帖子

这只是在 PXE 服务器的根目录时需要把 menu.lst 改为 main.lst。普通的磁盘、光盘上是不可以改的。在普通的磁盘、光盘上,默认时依旧是用 menu.lst。否则我们就是自己与自己不兼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5-23 0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经过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样做更符合逻辑。

但我们这样做了之后,需要在显著位置通告这一变动,让所有的 PXE 用户都把服务器上的 menu.lst 文件夹改成 menu 文件夹,否则就有可能在执行 pxe detect 时死机。

让 chenall 来做最后的决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5-24 1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j

hhh333 所说的问题,与你想象的完全无关。他的死机出现在 grub.exe 试图恢复 BIOS 中断向量的阶段。与命令行参数的解释也完全无关。

hhh333 的报告,证实了我前几次的猜测。正是 CPU 的 bug 引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避免诱发 CPU 的 bug。

在 grub.exe 执行之前,是否执行过 HIMEM 或者 EMM386 等其他常驻内存的程序?如果执行过,就可能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

请彻底注释掉所有的不必要的命令。除了运行 DOS 内核以外,别的任何代码都不要运行,例如 config.sys 和 autoexec.bat 中,除了 grub 以外,其余的全部注释掉。然后再试试,如果问题不再发生,则证明,确实是 grub 之前运行的某个程序代码触发了 CPU 的 bug。

也就是说,从机器启动一直到 grub.exe 的运行,这期间,不要运行任何多余的代码。只在 autoexec.bat 中加上 grub 命令,看看死机不死机。如此测试才能找到病根。

=========

DOS 文件名前不加 #@ 的有时候也能识别出来。比如,你带有 C:\ 字样,就能够被识别为 DOS 文件名了。当然,加上 #@ 就更好一些。

[ 本帖最后由 不点 于 2010-5-24 19: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5-24 2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见鬼了一样。这是我们早在 2008-11-19 就弄明白了的。正是 CPU 的 bug 引起的。这个 bug 从来没人注意到。

我们有时候在即将死机之前执行一个暂停 5 秒的命令,这样在很多情况下就可以避免死机。你也可以试试,在执行 grub.exe 之前,先执行一个类似于 sleep 5 的 DOS 命令。

而且有的人即使这样做了,仍然不能避免死机。

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完全避免碰触 CPU 的 bug。也就是把碰触这个 bug 的 DOS 命令删除掉。

------------

明天我再在不加载任何驱动下再试。


不仅仅是任何“驱动”,而是任何“程序”。不要运行任何多余的程序,干干净净地,只运行 IO.SYS 和 grub.exe。

如果你的 io.sys 和 grub.exe 是在一个 img 中,你也不能够用 memdisk 来启动它,而只能用 grub4dos 的 map,因为 memdisk 也有可能碰触 cpu 的 bug。

[ 本帖最后由 不点 于 2010-5-25 07: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5-25 12: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ohj 于 2010-5-25 11:34 发表
USB-CDROM又是一种特例,与BIOS有关。
在GRLDR转IO.SYS后,USB-CDROM就不能访问了。没办法啊!


有办法。

USB-CDROM 和 CDROM 是一样的。只要光盘的格式是 no-emulation,并且从光盘启动,那么 BIOS 都要给光盘一个盘号。在 GRUB 下可以检测到这个盘号,用 (cd) 来访问它。

注意,这个盘号不需要用 cdrom --init 来产生。这个 (cd) 就代表由 BIOS 提供的 no-emulation 模式的 cdrom 设备。

cdrom --init 所产生的是 (cd0), (cd1) ... 这些。

(cd) 这个光盘,在 DOS 下也可以识别,需要 eltorito.sys 这个驱动。

但是,eltorito.sys 有个问题,当碰到(很多)恶意的 BIOS 的时候,它被这些恶意的 BIOS 欺骗,停止在 0xff 处,无法搜索到真正的光盘。

此时,可以试试

map (cd) (0xff)
map --rehook

然后再把控制权交给 io.sys,如此,DOS 下的 eltorito.sys 和 mscdex 就可以成功访问 (cd) 了。看看 grub4dos 的 readme,再搜索网络找到相关的信息。

--------

进一步补充说明,eltorito.sys 已经开源了,现在归 syslinux 管辖。非常好的消息。但是,究竟开源后是否解决了以前 0xff 的问题,还不清楚。如果解决了恶意 BIOS 攻击的问题,那么就不再需要 map (cd) (0xff) 这个步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5-25 14: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1 zhaohj 的帖子

只要你的 DOS 不需要 (cd) 了,你就什么也不用管了。grub4dos 能够自动找回 (cd) 的。

加载 eltorito.sys 不会对真实光驱产生什么影响。它只对 BIOS 所提供的 (cd) 设备进行服务。这个 (cd) 设备既可以是真实的 cdrom,也可以是 usb 的 cdrom。

只要启动的是 no-emulation 格式的光盘,那么,eltorito.sys 都可以驱动它。由于这是利用了 BIOS 提供的 int13 接口,所以,这不会失败的,除非就像前面所说,恶意 BIOS 专门制造一个虚假的 0xff 光盘,让 eltorito.sys 上当。无论是IDE还是SCSI,无论是 PARALLEL还是SATA,或者是 USB-CDROM,或者是将来的新的介质,如 IEEE1394 等等等等,只要你采用的 ISO 格式是 no-emulation 模式的,那么在启动这个格式的光盘时,BIOS 都要赋予一个光盘号码(绝对保证,无一例外,因为这是光盘启动规范所规定了的),这就是 grub 之下的 (cd)。这样一个 (cd),对于 eltorito.sys 来说也是同样方便的,eltorito.sys 在原理上就等同于 grub4dos,它本来就是用来驱动这样一个 (cd) 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5-25 15: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14 hhh333 的帖子

你还该问的是:为什么加上 call 以后就好了?为什么拔掉一个硬盘也好了?…… 可是为什么都不问了,只问这样一个 .exe 的问题呢?

你问完了我,想没想到,我会不会问你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6-6 2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int13/42h Read error (ax=0961, DL=EF) Block=00002E61

我似乎以前也见到过这样的出错信息。信息似乎是 ISOLINUX 发出的,但我不能肯定我的记忆是否准确。

谁发出的信息,谁应该为此负责。它是前线负责人。当然,后防也有负责人。后防就是前期那些运行过的程序,也就是那些用来作为基础的程序。

这条信息倒是说的比较明白了。当 ISOLINUX (或者是某个其他的程序)试图用 int13/42h 来访问光盘的时候,BIOS 的 int13 却返回了失败的信号 AX=0961。如果是 grub4dos,则直接忽略这个错误信号,不认为曾经有错误发生,继续运行程序。但是,别的软件可能就要严格按照规范去处理,结果只能是失败停机。

世界上有两套(或者三套)规范:一套是业界精英们当初制定的规范。一套是实际广泛使用的规范。第三套规范(潜规则)是业界精英们自己故意破坏掉的规范。也就是说,制定规范的是谁,破坏规范的也是谁。别人你若想破坏规范,你还没有资格。你既没有制定规范的资格,也没有破坏规范的资格。破坏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某些软件无法运行,让其逐渐失去市场地位。这是有目标的,不是漫无目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6-7 15: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Bootable CD Wizard v2.0a1 copy……这条消息很明显是 BCDW 发出的。你给 BCDW 的开发者报告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19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