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查看: 517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如何不修改原版 ISO 而将外置文件“代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26 1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般情况下我需要修改原版 Windows 7/8/10/11 的镜像 ISO,在 Source 文件中放入 ei.cfg 及 $oem$ 文件夹。
如果将原版 ISO 系统放入 U 盘后,外置的 ei.cfg 及 $oem$ 文件夹能 “代入”  ISO 中吗?如何做?谢谢!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17: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shingchan 于 2021-11-26 18:01 编辑

以 UTF-8 格式创建 U:\ventoy\ventoy.json
  1. {
  2.     "injection": [
  3.         {
  4.             "image": "/cn_windows_10_enterprise_ltsc_2019_x64_dvd_9c09ff24.iso",
  5.             "archive": "/oem/win10-oem.zip"
  6.         }
  7.     ]
  8. }
复制代码


win10-oem.zip 压缩包的内容:
\ei.cfg
\$oem$\$$...

请问这样可以吗?

另外:一般软件的插件都是相关一些文件,而 Ventoy 所说的插件只是脚本中的一些命令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17: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6 17:18
你首先要理解对这里的注入是注入到哪里。 是注入到启动后的X盘, 可不是注入到ISO文件内。

我的意思一楼已经表达的还算可以吧?!
parent 我这里用错了!还以为是解压到父目录中去。
简单的说,ISO文件(系统)在安装时能应用到 ei.cfg 文件及 $oem$ 文件夹

U:\oem\win10-oem.zip 这里的 U 盘实是指 Ventoy 的 U 盘,与
U:\ventoy\ventoy.json 、
U:\ISO\cn_windows_10_enterprise_ltsc_2019_x64_dvd_9c09ff24.iso 是同理。

请问版主:4#的脚本可行吗?

点评

注入到ISO内部是不行的。 启动之后开始安装时,ISO文件会被原封不动的挂载为一个虚拟光驱。 弹出安装界面的时候,你按 Shift+F10调出cmd.exe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个时候,会有一个X盘,这里面的内容实际上是ISO内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17: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17: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6 17:42
我一开始理解错了。注入到ISO内部是不行的。 启动之后开始安装时,ISO文件会被原封不动的挂载为一个虚拟 ...

我只是说平时是要注入到 ISO 中,只需在 Ventoy 中能应用到就好,看来只有实践操作试验才有结果,
谢谢版主的解答!
测试结果再回复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22: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6 20:53
自动安装是用另一个插件,放在U盘里就行。
https://www.ventoy.net/cn/plugin_autoinstall.html

我刚测试过了,没有效果,希望版主能跟官网反映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点评

你是指测试的自动安装插件没有效果,还是测试的通过文件注入插件,注入ei.cfg之后没有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23: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5: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6 23:23
你是指测试的自动安装插件没有效果,还是测试的通过文件注入插件,注入ei.cfg之后没有效果?

1、文件注入 X: 盘是有效的,但是与放在ISO内的作用比较是无效的!
2、ei.cfg 或许可以使用 .xml 文件添加密钥或许能达到安装时不输入密钥的效果,我没试过,不知道可行不。
3、我观测安装程序直到第一次临重启前从虚拟光驱上拷贝 $oem$ 内文件到安装的分区上的,但这是被修改过 ISO 的效果。
总结:这个文件注入功能针对 Windows 的安装来说还是有点不对劲

点评

2. 通过XML可以实现,这个毫无疑问。微软相关文档里有说明,如果你使用了自动安装 xml文件,则ISO内的ei.cfg就自动失效了。也就意味着ei.cfg能实现的功能,通过xml文件全部都可以实现。 2. 拷贝 $OEM$ 的动作也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7 16: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7: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7 16:20
2. 通过XML可以实现,这个毫无疑问。微软相关文档里有说明,如果你使用了自动安装 xml文件,则ISO内的ei. ...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unattend xmlns="urn:schemas-microsoft-com:unattend">
  3.         <settings pass="oobeSystem">
  4.                 <component name="Microsoft-Windows-Shell-Setup" processorArchitecture="amd64"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language="neutral" versionScope="nonSxS" xmlns:wcm="http://schemas.microsoft.com/WMIConfig/2002/Stat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5.                         <FirstLogonCommands>
  6.                                 <SynchronousCommand wcm:action="add">
  7.                                         <Description>CopyWhenFirstBoot</Description>
  8.                                         <CommandLine>cmd /q /c "FOR %i IN (C D E F G H I J K L N M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DO IF EXIST %i:\MY_COPY_XXX.bat cmd /k %i:\MY_COPY_XXX.bat %i"</CommandLine>
  9.                                         <Order>1</Order>
  10.                                 </SynchronousCommand>
  11.                         </FirstLogonCommands>
  12.                 </component>
  13.         </settings>
  14. </unattend>
复制代码

这方法还是差了点:
1、放在U盘上即U盘不能拔除直到安装结束;
2、U 盘总是连接即启动时好容易被误启动。
3、如果将检测的文件放在硬盘上,只方便有预算安装系统的自己。帮别人装就麻烦。

如果可以将文件(夹)模拟追加到虚拟出来的 ISO 盘就更好!

点评

使用U盘安装系统,安装完之前肯定是不能拔U盘的。 我猜你的意思是,这种方式必须等到安装完,同时还得重新启动进入一次新系统之后才能拔U盘。而正常,安装结束了就可以拔盘了,是这个意思吗? XML里面定制的命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7 1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panda 发表于 2021-11-27 18:24
使用U盘安装系统,安装完之前肯定是不能拔U盘的。
我猜你的意思是,这种方式必须等到安装完,同时还得重 ...

XML 里有几个阶段心里知道是可以运行命令或批处理的,但要用起来还得要查资料。

点评

XML 的功能很强大,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还是值得的,搞好一次,保存个模板后面就方便了。 “将文件(夹)模拟追加到虚拟出来的 ISO 盘” 这个功能是做不出来的,谁也做不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7 19: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18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