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擎泰Skymedi SK6281主控优盘量产和故障修复教程
(作者:黄世殊)
阅读提示:
1.擎泰Skymedi SK6281AB的Kingston DataTraveler 2.0 2GB优盘,可以量产为三驱三启模式。
2.擎泰Skymedi SK6281中文版20080409具有良好稳定性,且可自动检测Flash芯片型号,推荐使用。量产工具下载站(http://www.liangchan.net/)提供免费下载。
3.经试验,部分擎泰SK6281优盘支持多通道模式,例如SK6281AB。因此,关于唯有SK6211才支持多通道的说法应当纠正。
本文讨论优盘量产和启动盘制作方面若干注意问题,重点探讨量产修复优盘故障。仅属个人看法,也不尽正确,希望高手们不吝指正。
笔者的优盘是比较陈旧的Kingston DataTraveler 2.0 2GB,购于2007年。用chipgenius v3.01检测,芯片制造商为:skymedi(擎泰);芯片型号为:SK6281/SK6211。据此下载擎泰Skymedi SK6281中文版20080409,运行后马上检测到优盘,控制器型号及版本为:SK6281AB;Flash芯片型号为:MT29F8G08MAA;所以我判断此盘主控芯片是擎泰Skymedi SK6281。
应当指出,为确保量产成功,必须在WindowsXP平台操作,如能在纯净版系统下进行就更好。确认主板BIOS已经开启USB设备支持选项,建议关闭杀毒、防护等一切无关程序,停用加密和写保护,拔除其它USB设备,断线操作。不要使用USB延长线,最好插入主板的主USB接口。以上虽属细节,但如不注意,有可能使你前功尽弃。
镜像文件的选择
USB-CDROM镜像文件易用性方面,大家见仁见智。个人建议采用“深山红叶PE工具箱”或“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这两个镜像对USB-CDROM启动模式支持较好。将镜像文件改为英文名,放在分区根目录,可以提高量产成功率。我就先后用深山红叶PE工具箱和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制作成功。如果不行,也可改用完美者U盘维护系统盘、老九WinPE老毛桃最终修改版等比较成熟的版本,或者寻找其它经过大量验证兼容性佳的镜像,一般都能做成。
对于2GB以下优盘,镜像文件建议控制在500MB以内,以提高量产成功率。例如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量产后为374MB大小。当然镜像文件的选择,必须根据个人需求和优盘分区容量决定。实践证明,1-2GB优盘的量产速度比较快,我仅用2、3分钟就完成了制作。反之,随着优盘容量和镜像体积的递增,量产速度呈递减趋势。这可能也与优盘芯片质量分不开。多数情况下,2GB以下优盘制作成功率会更大些。2GB以上的也能做成,但多因兼容性问题不能引导电脑。
“水土不服”的原因
近期,本人将金士顿2GB优盘量产成三驱三启。其中USB-CDROM模式的深山红叶PE工具箱,在某些比较陈旧的电脑不能启动,因这类电脑的主板BIOS对USB启动的设置往往较古怪,或缺少相关支持模式,或虽有USB-CDROM选项,却仍死活对启动盘六亲不认,尽管已经开启了BIOS的USB设备选项。这就暴露出传统BIOS对新硬件特别是USB设备支持欠佳的先天不足之弱点。要知道,当BIOS问世很长一个时期后,优盘还没发明出来呢!尽管主板早已提供了USB接口,不过那主要是为USB移动硬盘这种大家伙准备的。虽然后来也加入了对优盘等设备的支持,但受制于BIOS文件体积,改动往往极其有限,不能充分发挥USB设备的启动性能。此类BIOS又以AMI BIOS居多。如果不细心,有些品牌台式机如戴尔的BIOS会让你摸不着头脑,因为它采用的是自家定制的BIOS。部分老联想机器关于USB设备启动的设置也喜欢弄得怪异些,而且它往往把其它一些丰富的功能设置也隐藏起来。一些更旧的品牌机则干脆不支持任何USB设备的引导!这与其采用版本陈旧的BIOS有关。虽然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实现更多功能,但并不是所有PC厂商都提供BIOS的更新。
相比之下,近年以来还是Award BIOS稍微人性化一些,在USB设备启动方面,一般它会很直观地给出“USB-FDD、USB-ZIP、USB-HDD、USB-CDROM”等选项。量产后,这个三驱三启在较新的机器则问题较少,因为这些后出机型的主板BIOS一般会有所增强。虽然三种启动模式都还未能在一部电脑全部引导成功,但在其它电脑成功启动了两种模式:USB-CDROM、USB-ZIP+。而未能成功引导的USB-HDD+启动盘彷佛跟我玩捉迷藏,却又在另外几部机器上露脸!
因此,启动盘不能引导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还是取决于主板BIOS是否支持,是否强大。不少朋友制作的启动盘(无论量产还是软件写入)频繁出现“水土不服”现象,除去制作方法和所用镜像文件的兼容性外,一般地还是应当从BIOS检查原因。也就是说,通常做成的启动盘本身是很无辜的!除非你的电脑不支持任何USB引导。量产后的启动盘是否好用,归根到底还要看主板BIOS的脸色。优盘量产为双驱双启或三驱三启后,也有可能在实际应用时导致主板BIOS神经错乱。所以,不要对多驱多启期望过高。这主要是由目前已非常落后于形势的传统BIOS的功能瓶颈造成的。彻底的解决办法,恐怕唯有寄望于未来主板厂商都抛弃传统BIOS,改用功能更加强大、全面支持USB设备的EFI图形化BIOS。
提升性能的方法
面对传统BIOS,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似乎应当是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启动盘模式。量产成功固然好,软件写入也不错。比如我自己就转换思维,不强求三驱三启,甚至重返传统方法。这主要着眼于优盘的灵活使用,求得启动盘的最大兼容性。我的做法是:
1.把Kingston DataTraveler 2.0 2GB优盘量产为双驱双启(USB-CDROM/USB-ZIP+或USB-ZIP+/USB-HDD+),首要目的使读写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提高量产后制作的启动盘的兼容性。主要方法是通过选择多通道模式、增加优盘工作电流和选择兼容性强的镜像文件来实现。比如量产工具识别我的优盘有“2-way”选项,那么我就绝不选单通道。电流方面,注意不可超越量产工具列举的最大电流范围(例如0-500MA),但可以尽量榨取它的支持峰值。这个调整可在量产操作过程中实现。因为厂家标明的最大电流通常比较保守。例如我就把自己的优盘,在“USB工作电流设定”选项中,从厂家默认设定的100MA,逐步提高为200MA、300MA、400MA,直至500MA!(当然,为安全起见,也可以50MA为单位逐步调整。就像CPU超频一样,不可贪功冒进,必须稳步进行。不要过于贪心,本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原则,建议设置为300MA~400MA之间。否则会有烧坏优盘主控芯片的危险。)经试验,每次都能量产成功,每量产一次就马上用MyDiskTest、FastCopy测试,结果读写性能呈上升趋势!
顺便指出,我的量产成功率较高,首先是因为使用了正确的量产工具,其次是镜像比较固定(深山红叶PE工具箱或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
2.运行UltraISO(9.12以上版本),以USB-ZIP+和USB-HDD+方式,分别向两个优盘分区写入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2009国庆版)镜像,或者其他PE启动盘镜像。超级N合一启动盘的制作者充分考虑到了镜像对老主板的适应性,USB-ZIP+模式尤其对旧电脑兼容性很好,特别针对2GB以下优盘的USB-ZIP+支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推荐使用。
必须指出的是,不分区情况下,量产为USB-CDROM后,直接用UltraISO以USB-ZIP+格式,将超级N合一镜像写入优盘剩余空间,再以之启动电脑,在部分老机器上选择“grub”模式启动后,会出现菜单乱码现象。如果强行执行“驱动USB2.0后启动PE(仅老主板适用)”,可能出现不能加载驱动的提示,导致PE启动失败。其他选项也情况类似。重启进入XP,查看超级N合一盘符,会提示“该磁盘未格式化”错误,盘内文件已荡然无存。尽管并不影响USB-CDROM模式的超级N合一或其它PE启动盘,但如果你是想制作双启模式的超级N合一,这就肯定很不爽了!
解决办法如下:
一是不量产USB-CDROM,直接运行UltraISO,以USB-ZIP+或HDD+格式将超级N合一镜像写入优盘。这是最省心但也是最保守的一种方式。因为不量产USB-CDROM毕竟是很大的浪费。而量产为USB-CDROM则可得到完全免疫的启动盘。但必须指出,在不量产USB-CDROM情况下,运行UltraISO以USB-ZIP+或HDD+格式直接将超级N合一镜像写入优盘,由此制作的超级N合一启动盘是相当稳定的。
二是量产为USB-CDROM/USB-ZIP+/HDD+多模式,分为两驱或三驱后,运行UltraISO将超级N合一镜像内全部文件提取到“Nin1CD”文件夹(注意此文件夹须另行建立,不能改名,否则不能制作成功),然后进入“pesetup”子文件夹,执行“pesetup.exe”,启动镜像内置的制作程序,选择“U盘安装(ZIP模式)”,调用大名鼎鼎的FlashBoot,将优盘剩余空间制作为USB-ZIP模式的DOS启动盘后,程序将自动写入镜像主体文件。至此,USB-CDROM/USB-ZIP+/USB-HDD+多模式的三驱三启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制作成功(详细操作可参考镜像内的《安装说明》)。
如果方法二仍不能奏效(还是出现乱码故障),那么可放弃内置制作程序,先用FlashBoot将优盘制作为USB-ZIP模式的DOS启动盘(建议使用FlashBoot英文版),然后运行UltraISO以USB-ZIP+或USB-HDD+方式,将超级N合一镜像写入优盘剩余空间。写入前,注意不要再点击“格式化”,以免破坏FlashBoot之前已经做好的DOS启动文件。
三是不分区,仍然量产为USB-CDROM,然后启动上述内置制作程序,写入镜像到优盘剩余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镜像作者考虑周到细密,内置了多种制作程序和详细教程,如HP格式化工具、FlashBoot、本地硬盘/移动硬盘/U盘安装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制作途径。所以,朋友们量产之前,最好先把镜像内的《安装说明》提取出来研究一下,避免多走弯路。
3.按照这一思路,运行UltraISO将Red Flag Linux 6.0 或Ubuntu 9.10镜像直接写入优盘,你将彻底摆脱手头缺少Linux安装光盘的烦恼!用这个启动盘引导安装Linux,不仅可免去硬盘安装的繁琐操作,而且安装速度较快,大大提高Linux的安装成功率。如果你是安装Ubuntu 9.10,那么恭喜你!你将可以避开Ubuntu内置硬盘分区程序的纠缠不休,顺利通过磁盘分区检测。因为硬盘完整安装的话,尽管你已经正确分区并指定安装路径,Ubuntu分区程序仍然会反复提示无法检测到分区更新,从而导致无法继续安装。当然了,安装Windows/Linux双系统时,最好先装Windows后装Linux。而需要卸载Linux时,则以PE启动盘引导机器,PE下直接格式化Linux分区,重启后进入纯DOS模式,执行“fdisk /mbr”命令(或PE下运行DiskGenius,选择“重建主引导记录”),即可恢复Windows的引导。
4.此外,可以把整个优盘量产为USB-CDROM模式的Windows系统镜像或PE启动盘。但这样一来,也意味着优盘其余空间的浪费了。
5.如果你以后还想尝试制作其他启动盘,那么还是通过UltraISO或其它软件直接写入,而无需考虑重新量产。从UltraISO 9.12版起,该软件即提供了十分强大的镜像直接写入功能(USB-HDD+/USB-ZIP+)。通过它制作的启动盘,对旧机器的兼容性非常好。其操作简单而快捷,目前已成为许多不打算量产而制作启动盘的朋友们的首选。需要指出的是,USBoot工具仅对小容量优盘支持较好,而且偏重于DOS模式,目前已显得落伍(不过USBoot在小容量优盘故障的修复方面有不错的表现)。而FlashBoot则几乎支持所有大小不等的优盘。但FlashBoot对制作大容量USB-CDROM模式的启动U盘,仍力有未逮。因此高手们转而青睐于惠普优盘格式化工具。在超级N合一系统维护启动盘 镜像内,即提供了HP格式化工具。关于UltraISO制作启动盘的方法,可参考网上教程。
PE启动盘的应用
制作好PE启动盘之后,一些朋友对于PE下如何安装操作系统,把问题弄得有些复杂。有的热衷于如何直接用优盘安装系统。这种想法是不错的。不过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优盘的读写速度虽然远超光盘,但无论如何是比不过硬盘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运行UltraISO ,先期将ISO镜像内的GHO文件提取出来,拷贝到硬盘非系统分区,然后PE下运行GHOST32.EXE,克隆到C盘即可。这样就不需专门制作XP系统安装盘,节约了优盘空间。从十几年前的Windows98时代起,高手们往往利用Win98安装光盘启动到纯DOS模式,将光盘内的“Win98”文件夹拷贝到硬盘直接安装,速度奇快。Win2K/XP/2003的安装同理。至于XP系统镜像,个人认为雨林木风封装的Ghost XP SP3 YN9.9绝版值得推荐。实践证明,这一版本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即使是十年前的老机器,它也照装不误!值得称道的是,雨林木风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的XP SP3系统补丁包(雨林木风网站免费下载),大大方便了XP的安装。唯一缺点是,雨林木风GHOST装机版集成了一些过时软件。但这也瑕不掩瑜。其它打着雨林木风名义的YN18、YN25等版本,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不可靠。
对于一些主板BIOS不支持任何USB设备引导的老电脑怎么办呢?解决办法如下:
1.在系统能够登录情况下,安装PE硬盘版或者一键GHOST硬盘版到C盘,克隆GHO文件即可。系统安装完成后,再重新安装PE或一键GHOST硬盘版,让它们长驻硬盘,为你管理维护系统效力。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把这个装好全部补丁和常用软件的系统做成镜像,拷贝到优盘或移动硬盘备份起来。
2.如果没有光驱或光驱损坏,同时系统无法登录,可以拆下硬盘,接入其它支持USB启动盘的电脑进行安装。注意,克隆GHO文件到C盘完毕后,不要直接重启,应当关机断电,拆下硬盘,接回自己的电脑,继续完成安装。
3.如果找到的其它电脑也不支持USB启动方式,又怎么办?我们还有更绝的!方法如下:先确保该机器安装了一键GHOST硬盘版或超级急救盘硬盘版,并拷贝GHOST XP镜像(我使用的是雨林木风GHOST XP SP3 Y9.9版)到硬盘非系统分区完毕。然后关机,彻底切断电源,拆下光驱数据线和电源线,把自己的硬盘接入主板第二IDE接口(硬盘跳线应跳为主盘模式,注意不要以从盘方式接在第一硬盘的数据线下)。然后通电开机进入BIOS,应该已经可以看到第二硬盘。如果没显示硬盘容量,可以激活它,同时确保处于非屏蔽状态。重启进入一键GHOST硬盘版,选择GHOST V.11.0的手动方式,通过“分区—分区”模式,找到第一硬盘里的GHOST XP镜像,执行克隆即可。操作至此,千万注意两点:一是不要选“Disk—Disk”模式(“硬盘—硬盘”),而应选“分区—分区”模式。二是注意选对第二硬盘(根据容量判别)。克隆GHO文件到第二硬盘C盘完毕后,不要直接重启,应当关机断电,拆下硬盘,再接回自己的电脑,继续完成XP安装。
有一点必须注意,不启动CD ROM功能量产优盘成功后,再以USB-ZIP+方式写入镜像,那么其启动速度会有所下降。不过,这并不影响Windows下优盘读写速度的提升。因为以高兼容性的USB-ZIP+换取一点启动时间还是很划算的。而且,量产优盘时,只要你不勾选“清空”或“低级格式化”,那么量产工具应该只是将优盘高级格式化一遍,这也相当于进行了磁盘碎片整理。
受此启发,大容量存储卡可以先在Windows下格式化为FAT32或NTFS(这个格式对于Windows系统的手机应该不成问题),再插入手机使用。由于NTFS格式只支持4GB以上的分区容量,所以,如果想让4GB以上的存储卡或优盘支持NTFS格式,只需在“设备管理器”中将优盘读写方式设置为“为提高性能而优化”,即可在格式化选项中选择NTFS了。这样,无论在Windows还是在手机,其读写速度都会有较大提高。而如果直接在手机格式化,它一般会格成极为保守的FAT16模式。但是,采用Windows系统的手机则不受此限制,只需安装“存储卡管理器”软件,即可在手机直接给存储卡分区格式化。同理,如果时间允许,也可定期将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或还原GHOST系统备份文件,达到快速整理磁盘碎片目的,延长硬盘使用寿命。我就是经常这么干的。至于备受诟病的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我们就当它不存在好了。笔者购于2001年的老七喜电脑内置40GB三星硬盘,经我精心服侍,至今使用正常。
量产修复原理
量产优盘相当于刷新主板BIOS或MP3固件,或者好比在Windows下刷新优盘BIOS。故应慎重为之。但也不必“畏刷如虎”。因为BIOS既然能够刷新,当然也能够还原。事实上,优盘量产顾名思义即“批量生产”。优盘芯片厂商运用量产工具,将定制好的设置一次性批量写入优盘芯片,有时也不免会出现错误,解决的办法是依旧用量产工具重写一次,就这么简单。而如果这种操作是不可逆的,那么,芯片厂商不亏大本了吗?根据这个推断,我们可以说量产工具即修复工具。
有些朋友看了上面的介绍也许难以置信,失败过的恐怕也心有余悸。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敝盘经我反复实验,已经超过30次了!我通过擎泰Skymedi SK6281中文版20080409,多次把它变成三头六臂,又多次把它打回原形,可它还是安然无恙啊。可见这一版本量产工具具有较高稳定性。只要正确掌握了恢复出厂模式方法,量产优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如果量产失败,切忌病急乱投医,找来一大堆软件,又是会诊,又是低格......那样很容易把活盘医成死盘!我们只须解铃还须系铃人,仍旧运行量产工具使它回头是岸。
在chipgenius软件做好了先期准备工作后,你用哪一版本的量产工具正确识别出了优盘Flash芯片型号(这多半是没有错的),并用它捅下娄子,就大可仍然找它“还我头来”。有些朋友量产失败后,着急上火,马上请来其它检测软件或格式化工具,对自己的优盘一顿乱拳暴打。甚至铤而走险,“强奸法”,短接法,低格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实除非你购买的是劣质山寨优盘,或者你的量产设置太不靠谱,只要你还没采取极端措施,同时优盘也未遭受水浸火攻的天灾,那么你的优盘芯片多半并没损坏,它还好好的在那里呢!即便是经过扩容的山寨优盘,也仍然可以通过量产工具还其本来面目。个人认为,量产工具提示失败,仅仅意味着软件方面的紊乱而已。我们为什么不从相反角度去考虑呢?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找对该盘的“再生父母”——量产工具啊!
工具使用问题
一般来说,能够识别出你的优盘的量产工具,那么就具有95%以上的量产/修复成功率!经量产工具检测,可以得到一份最原始的优盘“出生证明”。验明正身后,要记得将检测信息用记事本保存起来,里面就有优盘的Flash芯片型号。也许你会说:“chipgenius 不是已经检测到了吗?用它就可以了。”原则上是这样,不过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相信chipgenius。我们只是利用chipgenius来确定优盘芯片的最小范围,以利于寻找量产工具。
例如我的优盘最初用chipgenius 检测出为SK6281/SK6211,这意味着chipgenius 认为优盘芯片既可能是SK6281,也可能是SK6211。而用量产工具成功量产后,再用chipgenius 检测,却显示为SK6211。可我明明是用擎泰Skymedi SK6281中文版20080409做成的啊!而且量产前也通过它检测为SK6281AB。这说明chipgenius 也会有指鹿为马的时候。所以,我不会因为量产后chipgenius 检测到是SK6211就万事大吉。一句话,我宁愿相信:用什么版本量产工具做出来的优盘就是什么芯片型号。
(注意:优盘主控芯片型号和Flash存储芯片型号是有区别的。前者通过chipgenius 检测得到,它相当于优盘的BIOS,决定优盘的最底层设置及其性能;后者则须借助量产工具识别。比如SK6281/SK6211之类是优盘主控芯片型号,而MT29F8G08MAA则是Flash存储芯片型号,主管优盘数据的读写存储,相当于优盘的COMS。)
关于chipgenius软件的使用方面,原则上新版优先。但不要迷信越新越好。如果不能准确检测出芯片型号(这种情况较少见),你可根据自己优盘的新旧情况,多换几个版本的chipgenius试试。不过我不推荐你再去请其它检测工具来添乱!除非chipgenius确实已经无能为力。量产工具的版本选择同理。假如此工具的新版不行,就改用此工具的旧版。经过chipgenius的初步诊断,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按图索骥逐个下载相应量产工具,再通过量产工具去检测Flash芯片型号,那么准确率可以高达99.9%了!这就好比旧时闯荡江湖的卖艺者,往往是几位徒弟先表演一番,然后大师傅才咳嗽一声来上场,呵呵~~~
当然,除此之外查看优盘芯片型号的方法还很多。比如可以通过芯片制造商ID代码和产品ID代码,网上搜索ID代码大全查找芯片型号。也可以仔细观察优盘接口钢印字样,但通常不能如愿,因为优盘经长期频繁使用,接口处的钢制外壳部分会有所磨损,导致字迹模糊甚至完全消失。我那个盘就是这样。因此,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也不妨对你的爱盘施行“外科手术”剖而看之,恐怕就万无一失了。
故障修复方法
如果量产/修复失败,那么请参考如下操作(以擎泰Skymedi SK6281量产工具中文版20080409为例。因为同时兼及量产设置,所以,请注意与修复参数的配置区分开来):
1.首先进入“参数设定”界面,把你原来保存的出厂模式参数(chipgenius检测)逐一填入,例如芯片制造商ID代码、产品ID代码、制造商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序列号等。芯片制造商代码和产品代码(如VID=0951、PID=1603)一定要填写厂家原始数值。这两个代码相当于优盘BIOS的唯一ID。如果我们猜想不错的话,量产工具主程序在量产或修复的时候,会自动调用量产工具文件包内的相关文件,将这一类似BIOS信息写入优盘芯片。因此,VID和PID代码的正确选择就格外关键。
注意,产品序列号复制填入后,下面的“序列号生成方式”应该选上“固定序号”,不要让量产工具“胡思乱想”。其意义与ID代码同等。
2.“盘符标志”为空。这样量产后,在“我的电脑”中就会出现“可移动磁盘”的经典盘符。“格式类型”(即FAT16/32)建议让量产工具“自动选择”。也可根据自己优盘容量决定,2GB以上的选择FAT32,以获得较好性能;2GB以下的则不要选FAT32,选了也没用。
以上参数可参照初次量产前chipgenius检测到的信息。制造商名称和产品名称可自由填写,除非你想要原汁原味的厂家模式(例如制造商名称:Kingston ;产品名称:DataTraveler 2.0;版本:2.0)。
3.“U盘类型”选择“移动盘”,注意勾选“固定容量”(切记!!!)。通常情况下,量产工具已经正确识别出优盘的容量,我们只需打钩即可。如果没有正确识别,也不必担心。只要记得勾选“固定容量”就可以了。顺便指出,“固定容量”这一功能可使扩容优盘原形毕露。一般不要勾选旁边的“清空”(低级格式化?)。但如果量产/修复失败,可以考虑这个选项。
(反之,如果你是初次量产,或打算量产为双驱双启或三驱三启,那么这一步请不要勾选“固定容量”。)
4.正确选择Flash芯片型号(非常重要!!!)。注意,一定要填写量产工具识别的Flash芯片型号。“总线信道”选项,如果你的优盘原来是单通道或双通道,那么可以对号入座。“Interleave功能设定”(2-way或4-way)参照“总线信道”的设置。一些朋友的优盘支持多通道,但他在“Interleave功能设定”中选了2-way或4-way,而在总线信道选项却仍保持“单通道”,这就可惜了。不过,如果多次修复失败,“Interleave功能设定”和“总线信道”可以设置得保守些。
5.进入“多重扇区”,在“磁盘分割设定”界面取消一切分区设置,不要勾选“只读”,“设定隐藏区大小”应为0,然后把下面的“逻辑扇区”设置的分区滑块,从左方的“逻辑扇区0”拖动到右方“逻辑扇区1”的最后,使其处于左方100%、右方0%的状态,就是不分区设置。这一状态,最适合于制作USB-CDROM/USB-ZIP+或HDD+双启动盘。ZIP+或HDD+启动模式在量产后另行制作。
(提示:想把2GB优盘量产为三驱三启的朋友,可将分区滑块自左至右拖动到30%位置,会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区结果。而如果需要量产双驱双启,那么自左至右拖动到20%位置,将得到第一分区为400MB左右、第二分区为1.6GB左右的结果。这样量产后,可以UltraISO写入方式,分别制作USB-ZIP+和USB-HDD+模式的双启动盘。)
6.去掉“启动CD ROM功能”或“使能CD ROM启动”的勾选。也不要再指定其他镜像文件,保持默认设置。注意,如果需要不分区量产为USB-CDROM模式,下方的“逻辑扇区0/1参数设定”请不要勾选“只读”。否则量产完成后,将无法读写优盘剩余空间,也就不能制作USB-CDROM/USB-ZIP+或HDD+的双启动盘了。
7.“逻辑扇区0参数设定”和“逻辑扇区1参数设定”都恢复到默认设置,不要填写盘符标志,也不要选择“U盘类型”。
8.最重要的是,“自动执行时间设定”必须填写“255”(这一步检查千万不可忽略!必须确保每次量产都是“255”。它是你优盘的回魂丹,世上最好的后悔药!意味着你可以重复N次量产操作,只要你的优盘没有真的“报销”。许多朋友量产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把默认自动执行次数修改为“255”,导致优盘从此走上华山一条路。一旦量产失败,连救命稻草也捞不着,当然无药可医了。)
以上全部设置完毕,对于量产软件界面的其它选项,可不必理会,让它保持默认状态。例如“LED周期设定”(闪烁时间控制)和“LED亮度设定”等。一切确认无误后,依次保存退出,回到量产软件初始界面(这时候,我建议你再回想一下刚才的操作是否妥当!)。我在保存时从不理会“设定档”,这是为了不让量产工具自动载入,避免混乱,以利于修复失败后的再次操作。
最后点击“开始量产”。耐心等待一会,出现“成功”的绿色提示后,请“安全删除硬件”,重新拔插优盘,你熟悉的可移动磁盘是不是又回来了?!已经心灰意冷的朋友,不妨把你那个看似无药可救的优盘再如法量产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当然,量产工具类型和版本不同,操作过程也绝不会一模一样,但修复思路却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另外,每次量产/修复后,无论成功或失败,或是不满意分区结果和镜像文件,一定要记得耐着性子“安全删除硬件”重新拔插优盘,再开始新一轮赌博。不然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量产前对操作者的要求,主要是多学习参考资料,各方面的问题要提前考虑到,不要急于求成,否则饮恨无穷。有条件的话,最好准备一份与自己优盘相同或类似的教程。可以先用chipgenius热身,尝试寻找合适的量产工具。而在实施量产时,则胆大心细,记忆力超好,有耐心有恒心,不灰心不死心,不善罢甘休!严格按照高手们的教程操作,反复检查核对。如能找到芯片厂商的量产工具使用手册,就好上加好!出于保守商业秘密的需要,厂商的使用说明往往比较简单,但我们至少可以由此获悉最稳定的参数配置,这对修复故障很有帮助。同时也应总结自己的既得经验。因为只有你自己的才是最具体的!
再次强调一下,量产之前,注意同时保存芯片检测软件和量产工具的原始检测信息以备用。另外,如果chipgenius等软件的检测结果与量产工具有出入时,建议应当以量产工具为准。
在量产工具文件包内还有一些好工具,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研究。如Recovery Disk(优盘修复)、PDT DrvSwitch(芯片制造商ID代码和产品ID代码检测)、Create Disk Image(镜像制作)、SK62XX_FA_20080215(优盘测试)等。但最重要的修复工具当然还是量产主程序。此外,如果量产工具也无力回天,不妨用USBoot、DiskGenius尝试一下(不要以为它只是硬盘分区工具)。万不得已,我们再寻找其他修复工具,直至动用短接大法。
论坛已有不少量产详细教程。可惜这些教程大多重于量产设置,而疏于量产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故我不殚烦略述些细节,供朋友们参考。
最后,祝朋友们如愿制造出自己满意的启动盘!
(写于2010年1月26日)
欢迎与我交流
Email:huangshishu@yeah.net
[ 本帖最后由 huangshishu 于 2010-5-29 10:1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