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查看: 647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D版PE安装到硬盘 的最简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2 01:4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这个帖子:“用FbinstTool.exe,将UD版PE安装到硬盘(全藏入硬盘版)“,原贴地址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984&extra=page%3D2

我没看完,UD版PE安装到硬盘,有那么复杂吗???

告诉你,最简方法:
以win7系统为例:

1、用FbinstTool.exe将UDPE的FBA解压到任意硬盘分区要目录!!(该分区可以是隐藏的!!!!!!!!!!)
2、还是用FbinstTool.exe,编辑解压的文件的MENU.LST(或者是GRLDRr的内置菜单),

      编辑内容:就是将menu.lst中所有的(ud)这l四个字符通通删除!!!!

    (我就是搞不清楚,这个(ud)到底有什么用??,删除(ud)后的menu.lst放到UD中一样能正常启动所有菜单功能!!!!,大家可以试试,估计唯一作用就是优先UD,其实GRLDR第一目标就是启动BOOT分区,所以就算没有这个(ud)也是第一个先找UD的)

          特别注意:是保存为UTF-8编码。
           否则中文菜单为乱码,为了这个UTF-8,我花了一个晚上,才弄明白。


3、将GRLDR.MBR复制到刚才的解压文件分区要目录。(没有这个文件可以下载,9K)

4、用BCDTOOL.exe 编辑BCD菜单(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关掉360等),即编辑-新建实模式启动项(grub)

    会有一项实模式启动器,编辑其中的device,partion=UDPE所在分区
      description高为您想要的文字:如UDpe硬盘版

(同时记得将启动管理器timeout时间设为3秒左右)

OK,退出



重启电脑,启动菜单为有UD选项,硬盘启动UD简单完成


PS:1、所在分区可是隐藏的,任意分区
      2、可以将所有解压后的文件放入一个文件夹中(包括grldr.mbr),除了GRLDR必须位于要目录外,当然你要重新编辑menu.lst (让他能找到你的文件夹即可)

     好久没看GRLDR更新了,不知道grldr.mbr是否支持grldr位于二级目录,知道的说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1 收起 理由
tjmcl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发表于 2012-7-3 22:31:04 | 只看该作者
搬凳学习,描述很详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3 06:39: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子仅对菜单处理了一下,但对于某些启动过程中需要调用UD内程序的PE注定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21:53:41 | 只看该作者
ud确实走了很长的路,有时也需要再回到原来的路上,可以不那么复杂,也可以兼容性更好,安全性可以以其它方法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21:20:24 | 只看该作者
作下记号,用的时候来找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20:0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歌理 的帖子

我看得非常认真、仔细!
也没说你有错
只是服了你
极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9:5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xy357x 于 2012-6-22 16:45 发表

说的非常好,同感!!!
真服了我们这位楼主!




能看仔细点吗?????
1、这主要是针对那个“用FbinstTool.exe,将UD版PE安装到硬盘(全藏入硬盘版)”所提出的另外一种更简单的解决方法
2、除此之外,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PE放于硬盘,硬盘的兼容性、速度总比U盘好吧?测试PE时这个方法更实用
何错之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11:11: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貌似你这种不是FBINST分区,人家http://bbs.wuyou.net/forum.php?m ... &extra=page%3D2这可是FBIN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10:19:49 | 只看该作者
对,在第2步。
把第2步的(ud)改为更通用的(bd),这样,一个菜单既能用于UD,又可用于ISO,还可用于硬盘,比删掉(ud)合算。

[ 本帖最后由 hlstudio 于 2012-6-22 10: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10:17:01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具有“统一”特征的pe,第2步可以省略,不提菜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2-6-22 08:57:1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下,遇到时用得上
UD 转 硬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2:0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lstudio 于 2012-6-22 10:19 发表
对,在第2步。
把第2步的(ud)改为更通用的(bd),这样,一个菜单既能用于UD,又可用于ISO,还可用于硬盘,比删掉(ud)合算。



有道理!!!!!

(bd) boot device ,通用写法,初始启动设备,可以使菜单更具通用性。
如果使用了外置菜单文件menu.lst的话通常是外置菜单文件menu.lst所在的设备。如果是内置菜单就是GRLDR文件所在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22 14:07: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顶帖留印,下载学习。顺祝节日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22 14:42:05 | 只看该作者
无厘头式的折腾真离奇。
当初为了所谓的“启动通用性”、“安全性”,花了大量精力才解决HDD没有、而UD独有的问题。
现在,居然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把本没问题的事情搞成有问题,花大力气来解决。
就象某人拼了老命、九死一生才偷渡到国外,然后又拼死命偷渡回来。

点评

UD现在最大的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 1.一是UD因PE内核打包成ISO来map而引导nt5非硬盘驱动引导的蓝屏问题。只能用map参数解决。 而内核全解开的量产加U+高端隐藏PE并无此问题。 2.UD不支持UEIF启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3 0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22 14: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歌理 的帖子

一般的进行这样的操作是可以的。。。
但有些也是不行的,例如有些启动过程通过fbinst取UD加载外置工具的

点评

确实如此,我尝试过,虽然可以启动PE,但是没有任何PE工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 14: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6-22 16:4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aojy 于 2012-6-22 14:42 发表
无厘头式的折腾真离奇。
当初为了所谓的“启动通用性”、“安全性”,花了大量精力才解决HDD没有、而UD独有的问题。
现在,居然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把本没问题的事情搞成有问题,花大力气来解决。
就象某人拼 ...

说的非常好,同感!!!
真服了我们这位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1-2 14:01:56 | 只看该作者
zhs509 发表于 2012-6-22 14:53
一般的进行这样的操作是可以的。。。
但有些也是不行的,例如有些启动过程通过fbinst取UD加载外置工具的

确实如此,我尝试过,虽然可以启动PE,但是没有任何PE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1-3 00:10:56 | 只看该作者
yaojy 发表于 2012-6-22 14:42
无厘头式的折腾真离奇。
当初为了所谓的“启动通用性”、“安全性”,花了大量精力才解决HDD没有、而UD独有 ...


UD现在最大的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
1.一是UD因PE内核打包成ISO来map而引导nt5非硬盘驱动引导的蓝屏问题。只能用map参数解决。
而内核全解开的量产加U+高端隐藏PE并无此问题。
2.UD不支持UEIF启动,对于新机无能为力。
不知道楼上同意我的观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1-3 15:04:25 | 只看该作者
调用UD内程序的PE注定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2-1 17:29:05 | 只看该作者
记号下,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2-16 13:3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17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