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楼主: 求道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解决] bios识别u盘为usb-zip模式之后就不认u盘普通分区了 这是g4d的bug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2-2 19:28:33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拔掉所有USB设备之后
还测了前置USB口
所有的测试的反馈都是

启动U盘也拔掉了?
于是进行了第三份grub的usb --init结果

这个测试应当是插入U盘了。在前置端口?还是后置端口?
还有第一份grub的usb --init
于是一边一起测了第二份grub的usb --init

你是使用以前上传的grldr测试的吧。

哪个是使用最后上传的测试版本在前置端口测试的?
哪个是使用最后上传的测试版本在后置端口测试的?



点评

是前置 是最后那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19: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9:3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求道者 于 2016-12-2 19:43 编辑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19:28
启动U盘也拔掉了?
这个测试应当是插入U盘了。在前置端口?还是后置端口?

启动U盘还是没拔


是前置
是最后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12-2 19:47: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试一试后置端口

点评

这就是后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1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9:48:21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后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12-2 19:57: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几张截图是前置?第几张截图是后置?

点评

除了这张是前置 其他都是后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0:00:10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19:57
第几张截图是前置?第几张截图是后置?


除了这张是前置
其他都是后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6-12-2 20:30:38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
前置端口主机就没有探测到U盘。
后置端口主机虽然探测到了U盘,但是设备枚举失败。
首先通过寄存器操纵设备复位成功(从状态寄存器返回信息是成功,实际情况不得而知)。
接下来通过总线读取设备描述符时,主机与设备没有通讯。
是什么原因不清楚。当前无法解决。故不再对1楼电脑测试。

点评

好绝望的感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1:00:53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20:30
明白了。
前置端口主机就没有探测到U盘。
后置端口主机虽然探测到了U盘,但是设备枚举失败。

好绝望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12-2 21:0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011yaya2007777 于 2016-12-2 21:41 编辑

你量产的U盘,第一LUN应当是usb-hdd,第二LUN应当是usb-cdrom吧。
在可以加载内置usb的电脑上试一试对usb-cdrom的识别。
在命令行执行   usb --init

grldr.rar

160.8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点评

自用电脑报错error8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1:2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21:07
你量产的U盘,第一LUN应当是usb-hdd,第二LUN应当是usb-cdrom吧。
在可以加载内置usb的电脑时试一试对usb- ...

自用电脑报错error81

tmp_5187-IMG_20161202_212500-153261914.jpg (130.89 KB, 下载次数: 91)

tmp_5187-IMG_20161202_212500-1532619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12-2 21:42:33 | 只看该作者
在可以加载内置usb的电脑上测试

点评

原生USB2.0........... 甚至不是桥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1:45:34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21:42
在可以加载内置usb的电脑上测试

原生USB2.0...........
甚至不是桥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12-2 22:04:40 | 只看该作者
意思是在其他电脑试一试

点评

另外一台就直接卡在扫描USB设备那了......... 等了半天没反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2: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06:46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22:04
意思是在其他电脑试一试

另外一台就直接卡在扫描USB设备那了.........
等了半天没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12-2 22:12:07 | 只看该作者
等待2分钟

点评

一晚上过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08:53
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 2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6-12-3 01:11:18 | 只看该作者
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关于ud使用,我很赞成不点在38#、yaya在41#的看法。
bean开发fbinst,源于U启中的CHS问题,目的是解决U启成功率。
隐藏、UD文件系统是副产品。结果,很多人对副产品津津乐道,喧宾夺主。
路走得有点偏。


二、我再次强调(宣传):固件是重中之重,无论是BIOS环境,还是UEFI环境。

不是MBR,不是PBR,不是分区表,不是BPB....,固件、固件、固件才是重点。

我知道这些,不是我大能,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流出的UEFI/BIOS U启处理源代码。
看问题有寻宝图更容易接近目标。

1、BIOS才没有闲心关注复杂MBR...的内容,乱读MBR。它们要么根本不看,
要么按原始(标准)DOS MBR去探究。

问题出在U盘固件上。U盘固件要么不作为(不支持U启标准命令),要么乱作为
(声称支持命令,但实际是向BIOS胡乱提供垃圾参数值)。这也没啥好说的理由,
U盘固件开发者不见得就掌握、重视U启标准,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支持更多的
低成本Flash读写。

BIOS也是画十字求上帝保佑(这不是我说的,而是BIOS开发者写在源码注释上的)
尝试着换算出看似合理的结果。

经过这样折腾,然后,你会看到奇葩的CHS值,那种需要20000基本扇区的设定。


2、BIOS内部有不兼容USB设备列表(数据结构),针对特定U盘固件BUG做修补。
但往往不得法,导致新问题出现。(处理U启,真得需要了解掌握跨领域细节,才能处理好)

下面就是一个U盘量产多LUN识别改糊了的问题。我看源码知道了原因,很顺利解决,也算是学习的成果: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3397


3、usb--init后,从DISK看CD,也需要考虑U盘固件因素。

即使BIOS行,U盘固件不行,再怎么init,还是会失败。
你要么重新量产升级(或降级)固件,要么换U盘(换固件)。



三、我的U启盘制作

1、放弃fbinst,也不使用什么U+...,只使用最简单、最原始的DOS MBR;
2、U启盘只使用SMI USB2.0主控(固件)盘。
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这种盘能够人为调整、优化CHS固件参数,解决根本问题。
而且,USB-CD启动所需命令支持最好。

注意了:有的U盘量产USB-CD能启动成功,不代表该U盘固件对USB-CD启动支持没问题。
因为:有的BIOS检查不是很严格,如果(不符合U启规范)的缺陷项不在检查之列,那么,
USB-CD启动就能蒙混过关,但是,很明显,隐患炸弹并未清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08:5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2 22:12
等待2分钟

一晚上过去了

tmp_4382-IMG_20161203_085250-1776892075.jpg (79.91 KB, 下载次数: 86)

tmp_4382-IMG_20161203_085250-17768920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09:32:31 | 只看该作者
wuwuzz 发表于 2016-12-3 01:11
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关于ud使用,我很赞成不点在38#、yaya在41#的看法。

总之量产工具里有这样的设定吗?VID?
我去下好了
源码这个事应该马上@grub4dos的主程啊
太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6-12-3 09:40:08 | 只看该作者
一晚上过去了

够烦人的。再看看卡在哪里。

grldr.rar

160.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点评

上面那位大兄弟提出了很诱人的解决方案 我应该先去改vid和chs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0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09:44:31 | 只看该作者
不点 发表于 2016-11-28 15:49
闹着玩的,不算是开发。multimbr,其实我都没想好叫什么名,只是用了一个临时的名字而已。用的人也很少 ...

不点大师啊
有UEFI BIOS源码可看啊
这是夙愿达成

点评

很抱歉,我没那么激动。没听说制造商放出源码。不是人家主动放出的源码,我不看它。主动放出了,我也不看,已经过了 “兴趣期” 了。 wuwuzz 说,他不使用 fbinst,他说只需选择某个主控的 U 盘,再进行 “改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1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09:58: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3 09:40
够烦人的。再看看卡在哪里。

上面那位大兄弟提出了很诱人的解决方案
我应该先去改vid和chs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6-12-3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应该先去改vid和chs吗?

可以修改的话,就去修改一下吧。

点评

OK我去改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2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3 10:21
可以修改的话,就去修改一下吧。

OK我去改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6-12-3 11:4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点 于 2016-12-3 12:20 编辑
求道者 发表于 2016-12-3 09:44
不点大师啊
有UEFI BIOS源码可看啊
这是夙愿达成


很抱歉,我没那么激动。没听说制造商放出源码。不是人家主动放出的源码,我不看它。主动放出了,我也不看,已经过了 “兴趣期” 了。

wuwuzz 说,他不使用 fbinst,他说只需选择某个主控的 U 盘,再进行 “改造” 就可以 “通吃” 所有的 BIOS 了。我不知道是否曲解了 wuwuzz 的原意。有人愿意当小白鼠来验证一下吗?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找到一个办法能做到 100% 启动,那就行啊!那我们以后无非就是只买某个主控的 U 盘即可(只要它不是贵得 “买不起” 就行)。

不过说实在话,现在太晚了,我估计很难找到许多小白鼠来测试了。原因很简单,bios 已经夕阳西下了,感兴趣的人(或者说对 bios 有激情的人)也不多了。就是说,wuwuzz 的想法,不管是正确不正确、可行不可行,都难以得到验证。

当初 bean 开发 fbinst 的时候,测试者可用 “人山人海” 来形容(当时我身体最糟糕,未能参与测试,更未提供帮助,只是偶尔上网关注了一下)。可是,几年后轮到我开发 multimbr 的时候,情况就惨了,参与测试者只有 5 个人。multimbr 开发完成后,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使用者人数,在 20 人左右。就是总共的使用者就这么多。那 100 个点击下载的总数,都是这 20 人反复多次点击下载的结果。当然这原因可能很多,不排除我这软件 “质量低劣” 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无人感兴趣。但是我认为,更可能的情况就是,大家对 bios 层面的东西已经失去 “耐心” 和 “热情” 了,或者说已经 “淡漠” 了、“冷酷” 了。还有一个佐证,syslinux 也停止开发了。甚至 grub2 也处于 “不活跃” 和 “停顿” 状态。不过,这两个佐证可就不仅仅是说 BIOS 夕阳西下了,而是说就连 x86 这个总的 “摊子” 都要 “收” 了(因为这两者都支持 EFI)。话不能说那么绝对(真理是相对的),前些天还从你的帖子里了解到 XORBOOT 支持 EFI 下的磁盘仿真,这真是强啊!竟然比 grub2 的开发团队还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6-12-3 11:53:06 | 只看该作者
@求道者
请使用下面的测试,前面上传的有误。

grldr_正常测试.rar

160.8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grldr_显示错误信息.rar

160.4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点评

用的grldr_显示错误信息.ra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13:28
OK我拿来量产啦 和wuwuzz说的一样 修改PID VID就能让之前某块不能识别USB-HDD的主板识别了........... 具体缘由可能看了源码的wuwuzz知道吧 而且这姑且算是慧荣的特例 只有他家的量产工具要设置一下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 1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3:0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求道者 于 2016-12-3 13:08 编辑
不点 发表于 2016-12-3 11:40
很抱歉,我没那么激动。没听说制造商放出源码。不是人家主动放出的源码,我不看它。主动放出了,我也不 ...


如同wuwuzz所说 确实是慧荣量产程序设置不当导致的问题
看起来这份源码确实有它的价值
我现在是在UEFI主板上复现了这个问题 老主板纯BIOS不知道
是默认PID VID的问题
是因为针对慧荣这个特定的PID VID吗?
还是这两个LUN因为PID VID一样所以被识别为同一个设备
然后就只显示USB-CDROM?
wuwuzz能解答一下?
然后不大师可能没有想到U盘固件开发者会如此这般吧
“啊?启动盘兼容性?没所谓啦,先让我们的产品支持这个新的黑片颗粒吧!”
可能主板厂并不是这一切兼容性问题的罪魁祸首呢

ARM阵营导致X86热度下降也是没办法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3:0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求道者 于 2016-12-3 13:21 编辑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3 11:53
@求道者
请使用下面的测试,前面上传的有误。


OK我拿来量产啦
和wuwuzz说的一样 修改PID VID就能让之前某块不能识别USB-HDD的主板识别了...........(不过和之前那个扫描USB设备卡住没关系 之前那个grldr修改后 usb --init还是无限扫描USB设备 新的grldr还在量产 等会侧)
具体缘由可能看了源码的wuwuzz知道吧
而且这姑且算是慧荣的特例
只有他家的量产工具要设置一下才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usb --init不用管这种问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3:2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1yaya2007777 发表于 2016-12-3 11:53
@求道者
请使用下面的测试,前面上传的有误。

用的grldr_显示错误信息.rar

tmp_5318-IMG_20161203_1326221799509206.jpg (62.92 KB, 下载次数: 105)

tmp_5318-IMG_20161203_13262217995092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6-12-3 13:5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uwuzz 于 2016-12-3 14:13 编辑

一、LZ应继续配合yaya测试新版grldr;

二、我正想说这事呢,LZ手快,已经做了测试。

LZ似乎没有正确理解我举例的意思。那个例子不是解决
USB-CD启动看USB-DISK问题的。而是多LUN中USB-DISK
未被BIOS正确识别问题。

原因,我在78#第二点说了,AMI BIOS/UEFI解决SMI主控
固件U盘BUG,方法不当,引发了新问题:第2 LUN识别失败。
我看出了方法不当所在,所以就能提出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源码的价值太大了,直接改变了我的思路,是学习掌握规范的捷径。

有价值的BIOS/UEFI源码有好几套(太老的、没有USB处理的不算)

首先就是经典书籍《BIOS研发技术剖析》光盘附带,公开发行。
此书由AMI赞助,所以有完整的AMI BIOS汇编源码不稀奇。

其他的,有Phoenix BIOS流出;最近著名的AMI UEFI的C源码泄露事件。

UEFI/BIOS内容很大很复杂,我本人的兴趣在U启、USB命令处理。所以,
只在此领域有研究,其他的,我也不会。


四、关于不点在86#的点评,说一下:

1、我的观点并不新颖,以前在时空就说过,在无忧不同场合也说过,
现在在本帖只是重复宣讲。

以前我也用fbinst,但自从基本搞清USB处理源码后,就不再用了
(所有类似的在MBR\PBR...上做文章的U启制作软件都不用)
U启盘制作全退到最原始、最简单的DOS MBR。
原因,我在78#中的第二点讲了。

2、我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解决CHS(及其关联)问题,这是fbinst的起始,
也是在USB-DISK启动中,BIOS极其重视的内容。一旦出错,(扩大化后的)
负面后果要比最初预想的大。

要说“通吃”,也就通吃在CHS这一点上,其他与此无关的固件BUG问题
(比如搭配很烂的Flash,导致读写错误)不能保证解决。

至于价格(或垄断)问题,不存在,是廉价的大路货。SMI USB2.O系列
主控(固件)太多:321、324、3252B、3252C、3255、3257。
我推荐使用3252B固件(综合最好),如果找不到3252B,用其他的32X备选。

而且,贵也不是贵在主控(固件)板上,而是贵在Flash存储芯片上。
(占U盘总成本的90%吧)。主控板价格在15元以下吧,完整的8G、16G盘,
也就几十元吧(根据Flash存储芯片好坏浮动)

十分蛋疼的是,SMI USB3.0主控固件废了这个功能。这也是78#我的观点,
U盘(和其他USB存贮设备)固件开发者对U启规范的掌握、重视程度就是那啥。


3、关于验证,有个简单的方法:
随便出个奇葩的H/S值,比如:9/11,看是否可以用我的方法把它“硬造”出来,
用DOS启动盘,G4D的geometry命令显示。由此证明,我们掌控了BIOS CHS生成奥秘。

五、我现在的愿望,是想上USB协议分析仪,能直观观察USB处理过程。

只是活见鬼,USB协议分析仪非常昂贵,国产的、进口的USB2/USB3 协议分析仪
都贵得离谱。(不知是不是生产厂商迫切想体现知识就是金钱?)
但它确实是调试、分析利器,谁有条件(比如工作需要订购),可以先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2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