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查看: 23215|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程] 不为人知的秘密:"UEFI,BIOS,X86,X64,EZB,G4D"混合多启动制作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7 20:01: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2012bzsb 于 2013-5-12 18:43 编辑

看到某些帖子在提这个东西,我就想: 解密一下方法.
我这里是可以简单制作出这样的模板的, 通过PE测试通过的.理论上也是没问题的.

这个东西就像魔术,不点破,看起来挺神奇. 说明白了,原理挺简单.

特点: 超级兼容. BIOS UEFI-64   UEFI-32 通吃.

X86,X64 通吃.

WIN8PE, WIN03PE LINUX-PE 通吃
ISO,IMG 整体启动通吃
EZB,G4D 通吃

================= 我是分割线 =============================

具体思路,就是充分利用MS原版光盘的超级兼容, 整合X86,X64, 再加入XPE,G4D,EZB

1. MS原版光盘,是支持BIOS 和UEFI的

2. 如何整合X86,X64的光盘为一个ISO

3. 如何再兼容XPE, G4D,EZB

4. 前面做到了, 其它如:加载外置SRS, 整体启动ISO,IMG ,LINUX 等,就非常简单了
.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只需要分别制作,最后合成即可. 基本不用什么工具,都是MS自己的. 需要一个二进制文本编辑器(WINHEX即可).

(1) G4D(GRLDR, HRLDR) 两个版本的G4D, 主要这个东西兼容一直有问题,版本也不断更新,BUG也不断更新,可以使用稳定的一个版本和比较新的版本.
(2) EZB, 还是因为G4D兼容问题,不得不使用它. G4D光盘引导容易失败,通过EZB转G4D就没问题了.另外EZB也支持整体启动ISO,加载外置SRS.
菜单就是G4D的和EZB的,具体看你自己的需要.
G4D的菜单光盘,硬盘通用, EZB的只能是光盘

(3)BOOTMGR的菜单, 编辑BCD即可,使用原版的BCD,添加

这样, BOOTMGR的主启动菜单, G4D,EZB分菜单, 互转,就简单完成了.

--------------------------------------------------------------------------------------------------------------------------------------------------
因为以后X64是主流,所以,我使用X64的原版ISO为基础制作.这里注意,专业版,企业版,服务器版,其BCD略有区别.

硬盘建立一个目录,最好是英文,8.3格式,如图,我的目录. 里面放原版光盘根目录的文件和目录,以后就打包此目录的内容.
1. 提取原版X64的ISO文件到此目录
2. 加入原版X86的ISO的 3 个文件, 根目录的bootmgr.efi( 改名为bootm86.efi ),\efi\boot\bootia32.efi,\efi\microsoft\boot\efisys.bin( 改名为efisys86.bin )
3.PE内核文件,我没有更改其原始目录sources,X64的文件名仍然是BOOT.WIM. X86的,是BOOT86.WIM, 自己加入喜欢的内核文件,并按照这个规则命名即可.
4.修改BCD. 由于是X64的文件,因此,只需要加入X86的启动项即可.
   BIOS模式,需要修改BOOT目录下的BCD, 加入X86选项(注意路径和文件名),再根据需要,加入XPE,GRLDR,EZB等选项.
   UEFI模式,需要修改\efi\microsoft\boot的BCD, 加入X86选项. UEFI模式不支持XPE,GRLDR,EZB,就不用加了.
5.改名为efisys86.bin ,这个文件,修改:用WINHEX打开,查找BOOTMGR.EFI,修改为BOOTM86.EFI,保存.
6.加入其它PE完整镜像ISO,IMG,WINPE.IS_,各种工具.......

到这里, 就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制作ISO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本人制作的一个东东,执行之,ISO制作成功啦!


总结: 1. 原版X64的ISO提取文件到硬盘一个目录
         2. 加入X86的几个文件,改名,修改
         3. 修改BCD,加入NT5,G4D,EZB启动
         4. 加入各种PE镜像,IMG镜像
         5. 制作ISO



ISO的使用方法: 有人说,我没光驱,要ISO做什么?  其实,台式机,13以上的笔记本,基本都带光驱的.
MS就是兼容好啊! 一个ISO, 光盘,硬盘,U盘,全部搞定啊!!!!
光盘使用: 刻盘
硬盘使用: 一般硬盘格式化一个FAT(FAT32)分区,写入NT6引导,激活,ISO根目录文件,复制到硬盘这个分区,OK
U盘:  方法之一,同硬盘.

以上方法,兼容BIOS 和UEFI.


BIOS, UEFI 64, UEFI 32 , 简单的说,是启动模式, 好像一个房子,有3个不同的门,带锁的哦! 你只能选择一个进入,不能同时进入3个.
而这种方式制作的ISO,带了3把钥匙, 哪个门可以进,就用哪个.

未命名b.JPG (38.33 KB, 下载次数: 106)

未命名b.JPG

未命名u.JPG (39 KB, 下载次数: 93)

未命名u.JPG

未命名cd.JPG (32.77 KB, 下载次数: 88)

未命名cd.JPG

未命名cd2.JPG (40.24 KB, 下载次数: 98)

未命名cd2.JPG

未命名cd3.JPG (83.24 KB, 下载次数: 79)

未命名cd3.JPG

未命名cd4.JPG (53.61 KB, 下载次数: 137)

未命名cd4.JPG

未命名gml.JPG (89.93 KB, 下载次数: 87)

未命名gml.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无忧币 +18 收起 理由
jdcgzb + 3 很给力!
angelzgh + 5 很给力!
shan + 5 赞一个!期待教程和模版!
糊涂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发表于 2013-5-7 20:2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菜鸟沙发支持…强烈要求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5-25 06:01: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5-24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学习,谢谢分享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5-19 17:09:20 | 只看该作者
根目录下太乱。喜欢根目录下只有1-2个文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5-19 13:27: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把你制作的ISO上传分享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08:50: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写这个的时候,没看过其它帖子,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帖子介绍.

第二, 前面有朋友提供了几个链接,看了,并不包括我说的秘密

第三, 目前,我说的秘密,仍然是秘密,目前还没人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3-5-17 07:31:15 | 只看该作者
不为人知怎么说?h3的帖子已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3-5-15 15:1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8:34:3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没有加亮加精的帖子,写这些内容,已经不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3-5-12 08:24:5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见得多的启动方式转来转去的,多是在传统BIOS下的,而这个是在传统BIOS与UEFI之间,我觉得还是有可取之处,虽然我对什么超级之类用词也很反感。说实话,因为我自己没有UEFI启动的电脑,因此手中的启动盘全是只支持传统BIOS的,一要到只有UEFI启动的电脑维护时,我就抓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3-5-11 23: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ongkoro 于 2013-5-11 23:13 编辑

楼主思路不错,MS的MGR引导兼容是最好的,只要确保能启动到MGR,那么就没什么问题,PE进不去那是PE自身的问题了。
不关引导的事了。

静待楼主全盘目录结构,与教程。

这也是俺近期学习的重点所在,希望楼主不要吊胃口了,让我等小白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2:08:00 | 只看该作者
2011npwjm 发表于 2013-5-10 09:04
就是说要用光盘启动?

ISO,不一定非得光盘才能使用.

前面不是说了嘛,MS兼容好,一个ISO,光盘,硬盘,U盘全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5-10 09:28:0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5-10 09:04:52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说要用光盘启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5-10 08:49:25 | 只看该作者
UEFT的目的不是启动光驱,而是加快硬盘(SSD)启动,缩短开机时间。
MS光盘从DOS3.2开始就有了,直到现在的蓝光光驱。
思路可鉴,加快ISO通吃法则,现在下手还为时不晚,待PC陌路,不管什么光驱都已淘汰时,MS的U启是不是才起步呢?
请楼主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5-10 08:43:41 | 只看该作者
方法是有了,但材料要自己密密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5-10 07:55: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5-9 22:11: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5-9 20:53:44 | 只看该作者
2012bzsb 发表于 2013-5-9 20:47
现在那些内容还不算"教程" ?

分享一下您的作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20:47:0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那些内容还不算"教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5-9 12:35:5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情况? 碉堡啦...太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5-9 12:30:11 | 只看该作者
模板和教程有没有分享上来?????????????????????????

偶去 软件站 下软件  软件站的管理员 告诉偶"本软件站不下软件,只帮助您怎么制造出 软件 的方法!"

偶勒个去......走错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5-9 11:04:08 | 只看该作者
2012bzsb 发表于 2013-5-9 09:08
坐等永久加亮,加精

此帖技术含量,决不比其它加亮的少

没必要坐等吧,来这里的人都是无私奉献的,只要你的帖子技术含量高,那会有目共睹的。像你这样不是来无忧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5-9 10:48:47 | 只看该作者
太强大了,期待出模板和教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9:08:15 | 只看该作者
坐等永久加亮,加精

此帖技术含量,决不比其它加亮的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5-8 23:15:40 | 只看该作者
教程收藏,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5-8 21:00:5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强大的启动方式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5-8 20:3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igeren 于 2013-5-8 20:39 编辑
yaojy 发表于 2013-5-8 20:23
我觉得所谓的秘密就是:先把水搅浑,什么都看不清时,秘密就有了。
本论坛早已经有多种启动管理器转来转去 ...


我也有点浑了....这有啥驱别....

弄启动盘无非就是要BIOS能识别到U盘,并可以引导启动菜单,再进入相应的PE......不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5-8 20:23:0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所谓的秘密就是:先把水搅浑,什么都看不清时,秘密就有了。
本论坛早已经有多种启动管理器转来转去的方法和模版。比如光盘模式的EZB、G4D、ISOLINUX、MS_NT5x、MS_NT6x,硬盘模式的G4D、SYSLINUX、MS_NT5x、MS_NT6x互转。因为这些高手是比较推崇G4D的,所以就拿G4D作为第一启动管理器。
当有人把UEFI、BIOS与启动管理器,再与X86、X64等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搅成浆糊后,就有了超级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5-8 19:44:44 | 只看该作者
2012bzsb 发表于 2013-5-8 19:39
模板? 其实就是一个ISO

这里是想说明制作方法

那就快说说吧,就像uefi启动区的版主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22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