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加入VIP会员,请联系 微信:wuyouceo
查看: 1389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秀一下根目录下最干净的10IN1 启动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6 12:0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从那个9IN1改过来的,根目录下只有一个文件夹和一个文件。
感谢各位作者。






****************** 2007-7-6 20:48 添加 ******************

ftp上传速度奇慢无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果然是电信和网通的服务器......

已经把文件发到网易邮箱usb10in1@163.com里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收件箱里下载附件,共177M。 (http://mail.163.com 用户名usb10in1密码wuyoubbs)

如果下载附件时发生流量越限错误,请先将邮件转发到你自己的网易邮箱,再去你自己那里下载。

制作所需的工具都在下载回来的压缩包里,1分钟制作完毕,不用危险的ghost操作。


安装说明:

0、这是在ck前辈的9IN1基础上改的,因工作需要又添加了DOS6.22 的启动。
   需要9IN1请到http://bbs.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50下载。

1、用压缩包中的"\BOOT\恢复工具\HPUSBFW.zip"将你的U盘用FAT格式化并做成DOS启动盘。

2、用USB-HDD启动测试通过之后,将U盘上的文件全部删除。

3、用压缩包中"\BOOT\恢复工具\grubutil-1.1-bin-w32-16.zip"里的"grubinst_gui.exe",将grub4dos.mbr安装到你的U盘。

4、将压缩包中的所有文件解压到U盘。完成这步之后U盘根目录下只有一个文件夹"boot"和一个文件"grldr"。

5、开始测试吧,祝你好运:) 偶不会提供技术支持。上传之前,偶在自己的三个U盘和五六台不同的计算机上测试通过。

注:ISO映像文件未作cab压缩,大家自己弄吧。偶还是比较喜欢"Loading RAMDISK"时有进度条的感觉。

(pcwawa@hotmail.com 14:33 2007-7-6)


****************** 2007-7-7 22:20 添加 ******************

打狗专家已经帮忙上传到FTP2了,在网易下载有困难的请移步到ftp://60.190.19.108/pcwawa/USB_10IN1.rar下载。

第一步操作时的截图:


第三步操作时的截图:


[ 本帖最后由 pcwawa 于 2007-7-7 10:24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10 收起 理由
hwd6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2:01:17 | 只看该作者
文件夹 PATH 列表
卷序列号为 DCF9-76D5
L:.
|   grldr
|   
\---BOOT
    |   aj.jpg
    |   AR5.img
    |   back.gz
    |   cmdcons.is_
    |   desktop.ini
    |   DOS622.IMG
    |   dostools.img
    |   Fonts.gz
    |   Ghosta.img
    |   gho_run
    |   hddreg15.img
    |   hongye.img
    |   LDR2K3
    |   LDRXPE
    |   memdisk.gz
    |   NTD.COM
    |   sanic.ico
    |   SETUPLDR.001
    |   usb.txt
    |   WinPE_03.ISO
    |   WinPE_XP.ISO
    |   xly2004.img
    |   
    +---grub
    |       menu.lst
    |      
    +---LD
    |       1
    |       3
    |       c
    |      
    +---外置程序
    |   |   layout.ini
    |   |   REGDOC.CMD
    |   |   WinPE_2003.INI
    |   |   WinPE_XP.INI
    |   |   
    |   +---ACDSEE
    |   |       ACDSEE.EXE
    |   |       ACDSEE.REG
    |   |      
    |  <略>      
    |           
    |               
    \---恢复工具
            grldr
            grub4dos-0.4.3-chs-2007-06-06.zip
            grubutil-1.1-bin-w32-16.zip
            HPUSBFW.z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7-6 12:13: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可以提供下载的么让我们共享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7-6 12:32:06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兴趣,请楼主上传让我们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7-6 13:35:33 | 只看该作者
同意上传到FTP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7-6 13:37: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不是只能安装到硬盘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3:45:41 | 只看该作者
偶没地方上传......

这是在9IN1的基础上改的,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来研究学习,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学习grub4dos初级教程之后,用grubinst将grldr.mbr装入U盘MBR区,他会和grldr文件配合引导计算机。启来之后grldr会自动使用\BOOT\grub\menu.lst里的菜单信息,这在grub4dos 的readme里有提到。menu.lst需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修改,全部指向boot文件夹下的启动文件。


其他文件的位置看上面的列表就知道了,提示:

一、其中的文件“1”由"WINNT.XPE"修改而来,文件“3”由"WIN03.XPE"修改而来,文件“c”由"WINNT.001"修改而来。将这些文件里面的rdpath指向了BOOT文件夹下的映像文件。

二、文件"NTD.COM"由"NTDETECT.COM"改名而来。

三、将文件"LDRXPE"里面的"ntdetect.com"替换为"boot\ntd.com"(替换前面两处即可),"WINNT.XPE"替换为"boot\ld\1"(替换全部九处);
将文件"LDR2K3"里面的"ntdetect.com"替换为"boot\ntd.com","WIN03.XPE"替换为"boot\ld\c";
将文件"SETUPLDR.001"里面的"ntdetect.com"替换为"boot\ntd.com","WINNT.001"替换为"boot\ld\c"。

四、将光盘映像文件和外置程序都放到boot文件夹里面,并修改映像里面\system32\pecmd.ini,把外置程序全部指向boot下面的外置程序。

最后按个人好恶做点美化和清理即可。

评分

参与人数 2无忧币 +116 收起 理由
hwd6 + 20 原创内容
打狗协会理事 + 9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4:18: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做来偶自己用的,因为工作原因添加了DOS6.22启动,只在两个U盘和五六台不同的计算机上测试过。

看了下grub4dos项目,发现grldr文件暂时是无法隐藏的,需要修改相关的源程序才能实现,改动恐怕还不小,每种文件系统都要改。只是粗略看了一下,说错了请不要笑话偶:)

建议大家做的时候都要讲卫生,不要把盘上弄得乱糟糟的,毕竟U盘还要做其他用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7-6 18:14:0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我这几天也正准备对“超级N合一、整合老毛桃和红叶PE,PE2003的启动U盘、移动硬盘、光盘版”动动手术。
楼主的贴子对我很有参考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7-6 19:36:3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也和楼主一样
用winhex改PELDR ntldr等就是了
替换里面的文件即可
可惜grubinst不支持将grldr文件放置到U盘子目录里面
不然就只有一个文件夹了.....

我的系统盘里面的NTDETECT.COM BOOT.INI路径也都被我改到boot.ini里面去了

网上下载的PELDR一般都是去除校验了的
改系统的NTLDR一般是没有去除的,手动修改2060H 和2061H两个地方
和改setupldr.bin peldr等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7-6 19:46: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这两天一直改不成功,楼主指出了一条可行方法,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7-6 20:21:54 | 只看该作者
看画面就喜欢,真心希望楼主上传下!最不设积分

[ 本帖最后由 read4864 于 2007-7-6 08: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20:59:01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把文件发到网易邮箱usb10in1@163.com里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收件箱里下载附件,共177M。 (http://mail.163.com 用户名usb10in1密码wuyou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7-6 21:58:39 | 只看该作者
网易邮箱下载不了呀: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22:25:45 | 只看该作者
网易有流量控制。
先把的邮件转发到你自己的网易邮箱,再去自己那里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7-6 22:58:33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谢谢,再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7-6 23:28:04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CK制作的9IN1兼容性没有3IN1强,个人不推荐用这个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7-7 08:45: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在楼主的启发下,我也把我的N合一清洁成这样子了:lol

未命名.JPG (57.13 KB, 下载次数: 102)

未命名.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7-7 17:10:3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上传到FTP2/pcwawa目录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7-7 17:13:55 | 只看该作者
3、用压缩包中"\BOOT\恢复工具\grubutil-1.1-bin-w32-16.zip"里的"grubinst_gui.exe",将grub4dos.mbr安装到你的U盘。
将grub4dos.mbr安装到你的U盘。是关键的一步。
可否麻烦楼主写得详细一点,最好加个截屏。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22:11:49 | 只看该作者
运行“grubinst_gui.exe”,看下图操作。
看清楚磁盘的容量,不要选错磁盘,否则你的系统可能完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7-10 14:28:39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楼主的思路,是否可以将路径改到非启动分区?比如在移动硬盘或本地硬盘上的其他分区,而在启动分区只留一个grldr文件:lol ,这样不是更干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7-12 11:10: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下一个来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7-12 18:48:3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三台机器用这个方法制作的盘只有一台能启动,是以USB-HDD模式启动的,其他两台没有这种模式,用USB-ZIP模式启动出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7-12 20:15:5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直想把自己的u盘做成启动盘,但苦于没找到的量产工具,按楼主的方法终于成功了,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7-18 10:24:2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这两天一直改不成功,楼主指出了一条可行方法,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7-19 04:42:51 | 只看该作者

论坛中高手真让我佩服呀!

论坛中高手真让我佩服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8-25 11:09:5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看不见第一步\第三步操作时的截图?还有我第一次制作成功,以后一直不行,能让我看截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8-25 12:50:50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谢谢!:lol 制做成功!并替换原PE,现以U盘启动,上网,来谢你!另:如何更改输入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8-25 23:44:5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你写的很好,东西也不错,就是下不下来。郁闷

[ 本帖最后由 aiex 于 2007-8-25 1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5-2-24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