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搜索结果:
native pe native,英文意为基本的、本国的,基础的等,在软件平台上可意为不可精简或基础的意思。一般的软件或系统平台都是积木式的,或叫模块式,都是可裁减的,当一个软件或系统平台裁减到不可再裁减时,这时的运行环境就是native环境。中文叫基本环境。 大家知道G4D在加载PE启动时,由于是调用BIOS检测来调用相应的模块,当ZIP时,由于本身没有USB2.0接口驱动,只能以30K/秒的速度加载,加载速度很慢。足迹在精简PE时发现了WINDOWS的这个现象,设想把一个ISO的内核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的驱动和2.0驱动,在开始加载时加载,一但2.0驱动加载完毕,再读U盘数据就很快了,另一部分为二级内核,即普通内核。一级内核经过精简后一般体积在3-4M左右,G4D加载这么点体积也是很快的,由于一级内核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内核,所以起名为基本内核,英文名就叫NATIVE。 但要改造就需要一些内在的工具支持,所以足迹开发了一个native shell及native cmd工具,用以在一级内核启动后加载二级内核,两者各有优缺点,shell环境可挂载WIM格式的内核或工具,但有一些不足。这时足迹想进一步开发一个native pecmd,以最终替代PE的PECMD,由于参与开发的人不多,足迹又很忙,所以进展速度很缓慢。目前足迹在努力,打算重写native shell,以提高兼容性及增加功能。 足迹把采用这类方法改造的PE,起名为PE native版,意思明显。当然也可以叫其他什么名字。以区别普通内核的PE。 经过这样改造,一般启动一个PE时间由原来的几或几十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分钟以内(ZIP)。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而HOTDLL等又利用BURG,进一步把时间压缩到30秒左右(zi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