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a隐藏分区
很显然HPA受保护强度要大大高于“隐藏分区”。只要不用ATA协议中定义的特别命令打开“保护区域”,就不可能用普通方法对此区域进行读写操作,ATA协议还定义了一些锁住保护区域、对保护区域加口令的命令,进一步加强了HPA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硬盘未被保护的区域,可进行正常的读写、分区、格式化,甚至低级格式化操作,而不会对“保护区域”内的数据有任何影响。
利用硬盘的“主保护区”能实现很多功能,比如硬盘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有一些品牌机及笔记本电脑在主机出厂之前将硬盘的一部分容量做成“保护区域”,并将操作系统、预装软件备份在其中;当用户按住特定按键或者用恢复软盘启动主机时,硬盘收到ATA命令打开“保护区域”;再用特定的软件将备份数据恢复到用户区域,系统就得到了恢复。
要管理硬盘的“主保护区域”需要对ATA协议中的特别命令有深入的了解。ATA协议规范里定义了一些命令,以实现对一定大小的区域进行保护和解除保护。要在一个硬盘上实现HPA,至少需要以下两个命令:read native max address(读出硬盘本身的实际容量);set max address(设置最大的可寻址容量)。以上只是两个基本命令,如要加强“保护区域”的安全性,还需要使用更多的命令。总之利用ATA协议所定义的命令在硬盘中建立HPA,理论上并不难,不过要付诸实用,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ATA协议,并涉及其他一些较高级的软件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