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keyouli 于 2025-8-8 17:05 编辑
如图,如有不对,敬请说明缘由指正。
图上有说明了,再做些解释:1. 我不用二级缓存,虽然我电脑一个机械盘,一个固态盘。缘由:二级缓存说白了就是用固态盘缓存机械盘的数据,使机械盘读写速度达到固态盘,话说我直接将数据存放到固态盘就是了,干嘛非得多此一举?当然遇到有些数据必须存放到机械盘又想提速的,算我没说。
2. 我固态盘tbw很小(1t的固态,才70多的tbw,几年前买的,最垃圾的西数),所以我设置的目的除了加速读之外,还尽可能少写入固态。
3. 一级缓存,分给固态盘4GB,分给机械盘2GB,当然这个数字根据个人内存剩余情况分配。以往我都是设置读写共享缓存空间,现在我分开了,读和写缓存空间都是独立的,我的空间我做主,共享空间虽然省事,但当缓存空间被用满并且有新的读取或写入操作时,淘汰的旧缓存数据类型是不确定的。
4. 固态盘,我分给写2.6GB,延时写入30分钟,延时写入模式为智能,智能的定义官方的解释是除具备原始模式的行为外,当缓写数据量达到缓存容量的90%时自动写入10%~20%的数据到磁盘,默认在Windows空闲时写入。没有勾选 写入后释放相应缓存,因为写缓存的数据,只要不释放,也可以用来读。且图片中我也说了,固态盘不用太担心紧急写入。
5. 机械盘,我分给写512MB,延时写入20秒,延时写入再小些也可以,延时写入模式为空闲,即20秒到了后,当Windows空闲时自动将所有缓写数据写入磁盘,并勾选了 写入后释放相应缓存、待机时刷入所有缓写数据。其实这里我也很踌躇要不要勾选?因为勾选了,会导致写缓存可能经常会空闲着510M左右的空间,虽然再写入数据的时候很方便,因为有剩余缓存空间可用(避免没有剩余写入空间而出现紧急写入的情况),但读的时候却无法利用这部分空间,毕竟写入缓存的数据,也有可能用来读。
这里对延时写入的高级设置还有些疑问:原始是每次延时间隔到期就开始将所有缓写数据写入到磁盘,这个肯定不能选(而默认的就是这个选项),因为万一延时间隔到期后,系统正繁忙,而又要写数据,会导致系统卡顿。唯一疑惑的是空闲时写入数据,这个空闲primocache是如何判定的 ?如果判定不准确,比如cpu利用率大于多少,就判定为非空闲,可能会导致一直不能将缓写数据写入磁盘。其实这里的均衡,按官方解释是将一段时间内的缓写数据量平均化并均匀写入磁盘,以避免延时间隔到期时磁盘写入高峰的情况,如果选择空闲后经常出现没有释放缓存空间的情况,可以选择均衡,避免出现primocache对空闲判定不准确的情况。
总之,固态盘以减少写入为主要目的,兼顾读,写空间大,写缓存不释放,以便用于读;机械盘以减少紧急写入为主要目的,可以多写入,只要不是紧急写入就行,写缓存释放,主要是能从软件界面看到剩余的写闲置缓存(W),图个心安吧。其实不勾选 写入后释放相应缓存,这样写缓存空间也可用于读,这样设置会不会更好??这样会不会更易于导致紧急写入?算了,先这样设置吧, 以后再摸索。
设置不当之处请说明缘由指正,谢谢大家。 ---------------------------------------------------------------------------------------
上述对延时理解有些偏差,官方解释:
写入模式:写入缓写数据到目标磁盘的行为模式。
原始:每次延时间隔到期就开始将所有缓写数据写入到磁盘。
智能:除具备原始模式的行为外,当缓写数据量达到缓存容量的90%时自动写入10%~20%的数据到磁盘。默认在Windows空闲时写入。
空闲:除具备原始模式的行为外,当Windows空闲时自动将所有缓写数据写入磁盘。
缓冲:除具备原始模式的行为外,当缓写数据量达到缓存容量的40%时自动写入足够多的数据到磁盘以保证80%的可用缓存。默认在Windows空闲时写入。
均衡:将一段时间内的缓写数据量平均化并均匀写入磁盘,以避免延时间隔到期时磁盘写入高峰的情况。
论坛中一位坛友这样理解的,空闲模式是当原始模式或windows空闲,二者满足其一即触发条件,即会将所有缓写数据写入磁盘。
上述几个模式的 “除具备原始模式的行为外”,也就是原始模式和后边的条件满足其一,即触发。
这样说来,固态硬盘选择智能模式时,延时写1800秒就有点少了,可以写的更大,反正如果满足达到缓存容量的90%就会自动写入磁盘(反正我是笔记本电脑,不担心断电丢数据,台式机怕断电的慎重延时时间过长);机械盘选择空闲模式也不够妥当,为避免primocache对windows空闲的判定不当出现不该写数据的时候写数据造成系统卡顿,干脆选择均衡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