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查看: 16638|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谓NATIVE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7 21:2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看到NATIVE PE、NATIVE技术,百度了半天,丈二和尚。
什么叫NATIVE技术,有何特点。请指教。
谢谢
2#
发表于 2011-11-18 08: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lizhenduo 的帖子

通俗的这么说吧:

  native,英文意为基本的、本国的,基础的等,在软件平台上可意为不可精简或基础的意思。一般的软件或系统平台都是积木式的,或叫模块式,都是可裁减的,当一个软件或系统平台裁减到不可再裁减时,这时的运行环境就是native环境。中文叫基本环境。

  大家知道G4D在加载PE启动时,由于是调用BIOS检测来调用相应的模块,当ZIP时,由于本身没有USB2.0接口驱动,只能以30K/秒的速度加载,加载速度很慢。足迹在精简PE时发现了WINDOWS的这个现象,设想把一个ISO的内核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的驱动和2.0驱动,在开始加载时加载,一但2.0驱动加载完毕,再读U盘数据就很快了,另一部分为二级内核,即普通内核。一级内核经过精简后一般体积在3-4M左右,G4D加载这么点体积也是很快的,由于一级内核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内核,所以起名为基本内核,英文名就叫NATIVE。


   但要改造就需要一些内在的工具支持,所以足迹开发了一个native shell及native cmd工具,用以在一级内核启动后加载二级内核,两者各有优缺点,shell环境可挂载WIM格式的内核或工具,但有一些不足。这时足迹想进一步开发一个native pecmd,以最终替代PE的PECMD,由于参与开发的人不多,足迹又很忙,所以进展速度很缓慢。目前足迹在努力,打算重写native shell,以提高兼容性及增加功能。

  足迹把采用这类方法改造的PE,起名为PE native版,意思明显。当然也可以叫其他什么名字。以区别普通内核的PE。


   经过这样改造,一般启动一个PE时间由原来的几或几十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分钟以内(ZIP)。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而HOTDLL等又利用BURG,进一步把时间压缩到30秒左右(zip)。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20 12: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18 09:06:26 | 只看该作者
解释的很详细,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9: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幸运的草 的帖子

谢谢了,谢谢您的讲解。
很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18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讲解的很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1-18 09: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friend8179 的帖子

可能就是借用这个名字。
那些个程序中出现的这个名字,是英文词,基本的,必须的。不可缺的。意为这些程序是必须的不可少的。此NATIVE非彼NATIVE.

native版的PE,是指一级内核是基本的,不可缺少的。而二级内核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简,也可以不要,只要一级内核会进到命令行,进行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18 10:0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1-18 09: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幸运的草 的帖子

是一类,不是借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18 10:06:14 | 只看该作者
反正就是一个命名,都是一个意思,基本、或不可缺少的意思,英文本来就有这个词。
我说是足迹起的名,是指他把这类PE起了这么个名,不是说他新创的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18 10: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幸运的草 的帖子

看来你还没有理解native
nativePE的核心是native版的PECM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1-18 10: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bfgxp 的帖子

是吗?我只知道刚开始是native shell,但由于shell有一些不足,目前足迹正在开发native pecmd,想借代shell,但参与的人不多,开发进展缓慢。

目前论坛上的native版的一级内核,都是使用的native shell。


---------------------------------------------------------

反正就是那么个名字,基本意思我已经说了。
至于真正的含义,要足迹自己讲了。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18 10: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1-18 10:34:59 | 只看该作者
顽固不化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1-18 10:35:43 | 只看该作者
论坛上成熟的NATIVE的PE,有HOTDLL修改天使的tangope XP,老狂的03PE,chiannet的SKYPE 03,五子登科中的03PE,我自己DIY杏雨的03PE、老水的03PE(自用无发布),都是使用的native shell,
0PE是最早应用native技术的成熟PE,好像也是用的shell吧。
原来有个原生的NATIVE PE,我测试就没有进过桌面。这个我没有算上。

---------------------------------------------------------------------------


暂没发现其他的native pecmd版的PE。谁发现有,告诉一声,我试试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1-18 10:35:52 | 只看该作者
解释得很详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18 10: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bfgxp 的帖子
那么你向我及大家讲讲何为native技术,何为native pecmd?

只要你的解释能够站住脚,我会理解的。


--------------------------------------------------------------------------

谢谢你的“夸奖”,我本来就是一个固执的人,没有什么足够的理由,不可能改变我的理解,除非足迹的解释。
个人理解,“顽固”也可以这么理解,也就是“执着”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2:1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bfgxp 的帖子

我好像记得最早的PECMD是Yonsm的,老九继承和发扬了。
我第一次用PE就是Yonsm最帅的,很想念杭州的这个臭小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1-18 12:31:1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这样啊!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1-18 12: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幸运的草 的帖子

感谢解答~+分以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1-18 16: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幸运的草 的帖子

兄弟有点误导,native并不是足迹的发明,我的理解应该是Windows程序的一种环境,用于系统加载的初期(系统基本内核函数如KERNEL32.DLL等都不能用的状态,我估计只能用NTDLL.DLL中的函数)来处理一些系统初始化任务,这种程序由于不能调用Windows API,一些简单的基本功能函数(如拷贝文件等功能)可能都要自己动手编辑,开发起来当然是较困难的,但是由于它不需要Windows API,因此支持这种程序运行的文件很少,而且又可以在进入系统前做一些事,这样就可以用于将PE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能够支持native的运行就够了,再利用开发的native程序将PE剩余的部分装入,这样PE就完整了,并且能够进入系统。一个具体的应用就是对于usb1.0的机器,nativePE的第一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即使是usb1.x的机器从U盘启动时载入也不会花太多时间,载入后就可以驱动为usb2.0,再载入其余部分就快得多了。

哦,对了,足迹的native CMD环境的PE我早就在应用了。

[ 本帖最后由 hhh333 于 2011-11-18 16: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18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nt系统架构就知道native环境是nt系统的底层内核,也就是没有子系统的nt内核环境,只能调用ntdll.dll中的函数。nt的图形界面都是基于win32子系统的。
典型的native环境包括启动前的chkdsk,故障恢复控制台 O&O bluecon,nt 3.x/4.0/5.x的蓝色字符界面安装程序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18 18:31:40 | 只看该作者
是这个意思,但最初是足迹设想提出来的,我没有说是足迹的发明,只是说足迹对这类PE起的名字。

你的解释从WINDOWS层面上讲是不错的。我只是站在PE的角度来解释与普通PE的不同。你讲的是足迹设想的基础,我讲的是实现的过程。
 
有时解释一个问题,真不知要站在哪一个层面,是面对专业层面还是面对初级层面。同一句话可能不同层面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你能否将你的native pecmd的pe共享?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18 19:0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11-18 18:42: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几位大侠的解释从不同的角度都不错,但,如果我从专业的角度去解释,他们能理解吗?凡如楼主这样提出问题的?肯定就是非专业人士,如果专业人士肯定不会提出这类问题。

  还是到足迹的帖子里找答案吧:http://bbs.wuyou.net/forum.php?m ... ;tid=188616&highlight=native,这是足迹最初设想时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18 18: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1-18 19:03:40 | 只看该作者
无得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1-18 19:59: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18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看足迹的那个native shell 构思的帖子。。。。就目前来说已经应用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1-18 20:10:5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启动速度快的却是没的说,快的不可思议。主要是这个挂载起了作用。连内核都是挂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1-18 20: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419788808 的帖子

有挂载也有解压的。两种方式都有应用。

hotdll就发布过tangope的cab解压的版本。

总的来说,native版的PE,解决了加载速度慢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幸运的草 于 2011-11-18 20: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1: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friend8179 的帖子

大帅:
我看到一篇文章里说:
-----------------
在windows下写程序,无非就是两种程序,一种是应用程序,一种是驱动程序。其实还存在第三种程序:Native Application。
Native Application使用native api,直接与系统内核交互;它的运行时机是在WINNT CORE启动之后,在驱动程序和WIN32等子系统加载之前运行。
----------------
这样理解可能是贴切的,您说呢。
望指教。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1-19 00:35:58 | 只看该作者
进来扫一下盲的,感谢楼内各位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1-19 01:24: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zhenduo 于 2011-11-18 21:38 发表
大帅:
我看到一篇文章里说:
-----------------
在windows下写程序,无非就是两种程序,一种是应用程序,一种是驱动程序。其实还存在第三种程序:Native Application。
Native Application使用native api ...

驱动要看情况,像磁盘驱动这种是ntldr/bootmgr直接加载的,这些驱动在native环境之前就运行了。而像显卡声卡驱动之类的是在native之后才加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1-19 07:08: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5 13:5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