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angzr1976 于 2025-3-3 21:04 编辑
感觉 这样 有点狭义。
PE 制作工具大体分 3~4类:
1、只能用MS原装镜像 或 原装镜像ISO格式的。
2、支持混合多种通用格式源的。是否自带资源包不限。
但资源包需要用现成 或 自己打包集成 功能的。
3、支持少量通用通用格式源的,但较多功能及驱动、网络功能,可以通过制作工具集成,无需用家太过干预的。 但需要原作者更多考虑套壳及建模,并尽量通过wim等资料识别 MS-pe版本,避免制作失败。
4、只支持自有资源的
各自种类,都有优秀作品,但都有各自的限制及缺点。很难相互之间做排序对比
===================================
正常情况下,我使用下面方法使用PE
1、微 PE直接制作
2.1、用酷玩之家、冰封之类,做初始的三分区 打底
2.2、使用SISO之类工具对 UD的grub做扩展
2.3、使用diskgen,在U盘三分区的情况下,无损变更分区大小,再分隔2个Fat16的小分区/主分区,一般1.18~1.4GB大小一个。 可能要用FBinst修复UD引导
2.4、将其它工具的ISO镜像,比如微PE、Lightn PE、KuerPE、浪仔的,解开放进diskgen拓展的2个主分区,做UEFI多引导。
或 将ISO放进数据分区,配合SISO使用
3、目的是,保持无网最小、含网300MB、含网700~1000MB做出灵活安排
|
|